八月的尾声,正值午时。
阳光照射在s市第一中学的校匾上,金属的校名上映着金光,仿佛每一个字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这种光辉不仅照亮了校匾,也照进了人们的心里,让过往的学子无不抱有一种敬畏和自豪。
视线往下,校门口站着一位少女,她的身影在晨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她自己就是这个清晨的一部分。
许若怡双脚踏进了新校园,大脑却如同蓝天中镶嵌的白云般,空空荡荡而无处所依。
她的目光穿过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学生和教职工,落在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场景上。
***就在中考成绩前的那一秒钟前,无论如何许若怡是想不到她会自己一个人从初中前往一中,离开自己熟悉的地域、熟悉的同学与栖息环境,孑然一身。
这一切都在中考成绩尘埃落定的那一瞬间后一一上演了,与同学群中的不断哀嚎不同,许若怡中考发挥超常,首接考上了考前不寄希望随便填上的零志愿——s市第一中学。
一中在s市是最好的公立高中,像许若怡这样从普通初中考进去的学生一年不过一百个,剩下的学生都是特招与自主招生测试进去的。
许若怡初三上的时候也尝试为自主招生努力提前学习高中的知识,可惜实在是发现自己学术不精,终是一无所获。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巨大的备考压力下,全校竟然就她一个发挥的算是超常,从年级前十变身断层第一。
是617啊。
许若怡先是狂喜与惊讶,但很快她就想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尴尬的处境:没有朋友,也没有成绩。
先不论初中同学们关系是否有多么密切,但是完全陌生的环境让许若怡光是想想就仿佛窒息,那些同学,他们都应该在特招与自招的考场前后相互熟识了吧,根本不会和自己这样中考进去的“异类”有所交涉。
更加棘手的是,由于一中的硬实力,学生们在高一进校之前都被默认己经预习过了新学期的内容,导致不仅仅是教学进度像坐着火箭一般向前猛冲,教学配套的一中练习册也是远近闻名的难。
但结果显然是注定的,就像现在,许若怡一个人走进了一中的校园,脑中宕机般的紧张。
旁人看来,便是一位少女迷迷糊糊地踏入了一中的校门。
好崩溃。
八月底的烈日当空,风很轻微,偶尔袭来的一阵热风也将人本就昏沉的脑子吹的更加紊乱,热浪阵阵。
少女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指示牌张贴分班名单的地方,风吹得她刘海也有些乱飞,额头上是若隐若现的汗珠,一双清澈却不安的眼睛对着长长的年级大表仔细找着自己的名字。
一行又一行。
找到了——高一二班,倒数第西个:许若怡。
***校园内到处张贴着指路的标识,许若怡跟着指示牌很轻松的便找到了自己即将学习很久的教学楼。
外墙是红棕色的砖块堆砌而成的,走廊下沿是白色的护栏,很和谐的颜色,同时也散发着一种严肃的、治学的氛围。
拾阶而上,一层、两层,三楼靠操场的第二间房便是了。
走到班级门口,许若怡却不赶进去了。
里面隐约能听见零碎的交谈声,许是先到的同学们己经开始互相的交流与介绍。
走廊外散进些许蝉鸣声,伴随着教室里的阵阵言语,许若怡没来由的一阵心慌。
那并不是早前因为朋友抑或是成绩带来的紧张感,她想,她只是还没做好走进一个全新环境的准备,就像一条小鱼沿着河流入海,海水咸的发苦。
“同学,怎么站在门口不进去呀。”
清脆的嗓音夹杂着学生特有的稚嫩将许若怡的游离打碎,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模样十分可爱讨喜的少女。
“你好呀,我是宋佳欣,也是二班的新生。”
“你好,我叫许若怡。”
简短的自我介绍伴着进入班级的步伐,许若怡真正第一次见到了自己未来三年的青春。
教室不大,但是桌椅都摆放有秩,教室的左边是一排飘窗,八月的下午,阳光正好,光透过窗户在教室的白墙下映出鹅黄色的温暖的光斑,窗外绿树伴奏着蝉鸣,教室上方电扇也在沙沙作响创造出一阵阵风吹起了少女的马尾。
还算有生气。
许若怡一眼相中了靠窗的倒数第二排,那个座位紧挨着飘窗,后方有空调,阳光照射下却也不会过分炎热——僻静,跟自己一样。
宋佳欣顺着许若怡的眼神也看到了那一排座位,那里看着暖洋洋的,而她也喜欢靠窗的位置。
“许若怡,要不我们做同桌吧。”
少女的神情俏皮,一双杏眼亮晶晶地盯着许若怡,这么可爱,没有理由反驳。
何况现在先找到一个同桌也规避了最后被剩下没有人一起坐的风险,许若怡点了点头,朝着教室的一角走去。
坐下后,许若怡和宋佳欣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对方实在活泼,话题从初中跳跃到小学,然后又说起了一中的一些神秘的传说。
许若怡是个耐心的倾听者,她静静听着宋佳欣古灵精怪声情并茂的分享,时不时给予恰当的反馈。
眼神却不自觉往班级里其他的地方瞟着, 这是许若怡,她习惯先观察而非行动。
***前排三三两两地坐着一些女孩们,她们也像宋佳欣一样积极地在与对方交谈,分享着自己的基本信息。
后排男生数量明显上升了,他们讲的更加激动一些,隐约能明白是球星一类的交流,确实,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共同话题是熟悉的必要条件。
眼神环顾着班级,时不时朝门口望,看看新进入的面孔。
耳边宋佳欣开始说起了自己在初中暗恋的一个男生,叫蒋博初,她与他初中就是同班,命运的巧合下两人在高中又被分到了一个班。
说着说着,宋佳欣突然拉起许若怡的手,兴奋地挥手。
“真巧,蒋博初来啦!”
许若怡的视线随之往班级门口望去,当宋佳欣提到蒋博初的名字时,她的好奇心被勾起,随着两位少年的到来,班级内的气氛似乎也跟着活跃起来。
***推开门进入的那位少年,身材高挑,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的到来仿佛带着一股清新的空气。
额前湿漉漉的头发,似乎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篮球赛。
左手轻松地拿着篮球,右肩上背着的书包看起来有些沉,但他似乎并不在意。
他的脸上挂着随意的笑容,那种青春特有的无忧无虑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眉眼间透出一种只属于少年的意气。
对方显然是被宋佳欣热情的挥手吸引了目光,也朝窗台这边看来。
许若怡与少年的眼神交汇了。
少年的眼睛中倒映出阳光好看的暖橘色调,接到许若怡的眼神礼貌的微微一笑,让她一瞬间晃了神,慌忙的移开了眼神。
与此同时,紧随其后的男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利落。
他的眼镜后面藏着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那种专注的目光似乎能洞察人心。
他的步伐稳健,每一步都显得自信而坚定,带着一副黑框眼镜,留着短发穿着工整。
理工男,许若怡心中暗道。
“看,后面那个就是蒋博初,是不是还挺帅的,嘿嘿。”
宋佳欣的声音将许若怡的观察中断,只见两人朝宋佳欣走来,落座。
他们坐在了许若怡与宋佳欣的后面。
“蒋博初,好巧啊,我们都这个班。
这是许若怡,我刚认识的好朋友。”
“你好,我是蒋博初。”
许若怡点点头,在心中回了一句你好。
“你们好,我是林翊言。
刚刚在操场上认识的博初,正巧是一个班,我们就一起上来了。
翊是立羽合在一起的那个翊,言是语言的言。”
刚刚先走进班的男生顺着介绍着自己。
林翊言,这名字挺好听的。
许若怡的思绪乱跳。
“你好呀,以后就是同学了,请多多指教!”
宋佳欣显然是自来熟,在蒋博初来后更是如鱼得水,不停地介绍着学校里的各种情况。
不时,林翊言也会对学校的情况加以补充。
***林翊言的声音平和又带着几分温暖,使得这一刻的紧张气氛似乎也随之缓解。
许若怡微微一笑,表示了友好的态度。
闲聊一阵,蒋博初和林翊言也慢慢坐定,班级的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
不仅是他们,整个班级都在这样的相互介绍和交流中逐渐熔炼成一个整体。
宋佳欣似乎特别了解学校的一切,从老师的教学风格,到校园内各种不为人知的小角落。
她的话题吸引了周围同学的注意,甚至有人开始围过来,想要加入这个讨论。
许若怡偶尔插几句话,但更多的是静静地听着,虽然没有认识的熟人,但好在大家都很友好。
她突然觉得能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是一件幸运的事。
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时间悄然流逝。
很快,班主任老师走进了教室,班级的喧嚣声随即小了下来。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刘晴。
刘晴,留晴——会晴朗的吧,高中生活。
许若怡想着。
班主任简单介绍过后,开始了一番开学的寄语和班级规则的讲解。
尽管是老生常谈,但当大家都刚刚身处一个陌生环境中,倒也显得十分严肃。
随着老师的讲话结束,班级又恢复了刚才的活跃。
宋佳欣和林翊言很快就成了班级中的热门人物,大家都想和他们多交流几句,了解更多关于学校的事情。
而许若怡,这个在一开始就与他们有了交集的女孩,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关照。
宋佳欣时不时就拉着许若怡说话,一来二去之间,许若怡身上原本疏离的磁场倒也渐渐消退。
***简短休息过后,终于开始了高中的第一节班会课。
课上,班主任让每个人正式的介绍自己,大家都互相认识一下未来并肩作战的伙伴们。
许若怡坐在位置上,心中有些紧张。
虽然在与宋佳欣和林翊言的交流中稍微缓解了一些紧张情绪,但当她意识到自己需要站起来,面对整个班级介绍自己时,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
随着班主任的指示,她站起来,注视着眼前的同学们。
他们的目光聚焦在她身上,让她感到有些压力,但同时也有一丝期待。
尽管自己是中考进来的,但此时此刻的高一二班,是她与这些人共同奋斗的起点,她希望能够在这个班级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大家好,我是许若怡。”
声音虽然轻柔,但却充满了自信和坚定,“很高兴能够在这里遇到你们。
希望日后三年,我们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成长,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高中时光。”
说完,她感觉自己的心情有些释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身后传来一阵热烈的掌声,让她感到欣慰。
或许,在这个班级里,她并不孤单。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同学站起来介绍自己,讲述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梦想和期待。
这个班级,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特点。
许若怡耐心地听着每个人的介绍,试图记住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和面孔。
她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他们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共同度过高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班会课结束后,班主任给了大家一些时间自由活动。
同学们纷纷分组讨论起来,有的在交流学习经验,有的在聊天开玩笑,有的在一起规划着未来的活动。
许若怡也加入了其中,与同桌宋佳欣、蒋博初和林翊言一起交流着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也许我己经开始融入这个班级了。
许若怡想着。
尽管刚刚认识,但彼此间的距离正在慢慢拉近。
这个高一二班,将是她未来三年的家园。
当下午的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进来,照耀在她的脸上时,许若怡想——这是我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