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紫薇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陌上新桑

陌上新桑

孟良辰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难怪你不愿去接岚儿,原来吃醋的那人竟是我儿?」贵妃捂嘴笑道。孟良辰瞬间红了脸,低声道:「她与孟良洲如何,与我何干,我吃什么醋。」

主角:章岚鑫孟良辰   更新:2023-01-06 14:0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章岚鑫孟良辰的其他类型小说《陌上新桑》,由网络作家“孟良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难怪你不愿去接岚儿,原来吃醋的那人竟是我儿?」贵妃捂嘴笑道。孟良辰瞬间红了脸,低声道:「她与孟良洲如何,与我何干,我吃什么醋。」

《陌上新桑》精彩片段

「疼吗?」

孟良辰隔天捂着屁股来看我,我们俩异口同声地问道。

问完又一起笑出了声。

「是不是恨极了我,让你整个春日不得外出。你这样的性子,怎能安定地待三个月。」

我笑道:「若是恨你,又能如何?」

孟良辰拿出一本书:「那我便每日来赔罪,给你解闷儿,直到太医准许你出门。」

说完便开始给我读话本子,一会儿捏着嗓子扮娇小姐,一会儿端着架子做大将军。

从那以后,孟良辰每日来找我,或是讲故事,或是耍枪,或是带来各种时兴的小玩意儿,让我养病的日子欢快了许多。

只是孟良洲,一次都没来过。

我问过孟良辰,他支支吾吾地说:「大哥近日功课忙,父皇看得紧,得空了他定会来看你。」

我知道,他在骗我。

他从不称孟良洲为大哥。

我问得多了,他便气了:「他有什么好,我不是在这儿陪着你嘛?」

对啊,他有什么好呢,大概就是长得好吧。




皇帝微服私访回来后,孟良辰自请跟着赵大将军去戍边。

这个儿子的脾气皇帝是清楚的,便准许他以普通士兵的身份去边关历练。

而我,按照我爹的想法,时不时地跟孟良洲见个面。

虽然每次他身旁都跟着林容微,虽然林容微和他越来越亲密,但我看着内心却毫无波澜。

一晃眼四年多过去,入冬时太后说冬日乏味,皇帝便把我接到宫中住着,每日陪太后说说话。

下第一场雪时,我和以往一样,去了戏台。

自从孟良辰走后,每年踩雪总是少了些乐趣。

一路闷着头走到到戏台前,便看到了白茫茫的雪地上,留下了一双脚印。

「小丫头,这次你输了哦。」

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在我头顶响起,我抬头望去,在飘飘洒洒的雪中,一个少年坐在戏台屋顶上看着我。

是孟良辰。

他飞身下来笑着朝我走来,我却鼻头一酸,一滴眼泪滑了出来。

这几年他长高了许多,身形也挺拔了许多,只是不似从前白嫩。

「不过输了一次嘛,也不至于哭呀。我输过那么多次,都没哭过哦。」

听到这话,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轻捶了他一拳,他笑道:「啧啧,你这力道大不如前啊,我记忆中的章岚鑫出拳可是快准狠的。」

我笑着又使劲捶了他一拳,他满意地点点头:「对嘛,这才是章岚鑫。」

和他的这番打闹,让我瞬间回到了四年前,好像一切都没变。




孟良辰笑得骄傲:「谁让我这次打了胜仗呢,被升为戍边大军里最年轻的副将。赵大将军特别准许,让我提前回京。」

听到这儿,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没有暴露过自己的身份,仅仅四年,从普通士兵到副将,其中该有多少辛酸。从前高高在上、事事如意的皇子,如今眉眼间都是西北寒风的痕迹。

见我哭得厉害,孟良辰一边为我擦泪一边哄我:「想不想去看戏?边关的皮影戏,京城里没见过呢。」

我们俩又像从前一样,窝在雪落轩看戏,见我看得入神,孟良辰一脸满足:「我专门从边关把做皮影戏的师傅带了回来,我就知道,你肯定会喜欢。」

我抱着手炉不住点头:「喜欢,喜欢极了。还带了什么给我?」

孟良辰打开一个小匣子:

「这是碧玉耳坠子,与我之前送你的发簪是一对。」

「这是缠金丝发钗。」

「这是羊脂玉手镯。」

「这是翠菊华胜,我足足做了一年,还好赶在回京前做好了。」

一一展示过后,孟良辰拿来镜子,卸下了我原本戴着的发饰,把缠金丝发钗和翠菊华胜都别在了我发间。

「小丫头,这四年欠你的生辰礼,如今都补齐了。」




贵妃拉着我笑得合不拢嘴:「及笄礼,定要求陛下赐婚才行。不然这一辈子没人能制得住辰儿。」

赐婚嘛,我第一次有了想要违抗我爹意愿的想法。

我约孟良辰到雪落轩听曲儿,准备了糖炒栗子和冰山楂,泡了一壶蜜枣茶。孟良辰坐在塌边把鹿皮毯子裹在我身上:「这儿冷,偏偏你就喜欢这里。」

孟良辰只知道我从小爱在冬日来雪落轩听曲看戏,却并不知为何。

「小时候爹爹让我送绿豆糕给孟良洲,他却嫌我烦连书房门都不开。我在长街上哭,你便带我来了这儿,说听些小曲儿就能开心许多。那是我第一次见你。」

我咬着冰山楂说道。

孟良辰脸上瞬间有了一层红晕:「你,是因为我才喜欢雪落轩?」

我递过一颗剥好的栗子给他:「从前不知道,以为雪落轩好玩儿。可明明冬日透风,要裹着厚毯子生着炉火捧着手炉,再喝壶热茶才能舒服一些,并不好玩。现在才明白,因为每次来这儿都是和你一起,所以有趣,才觉得这儿暖和。」

孟良辰坐在火炉旁,被火光映照着满脸通红。

「良辰哥哥,明年我及笄,你能送我一份大礼吗?」

孟良辰点点头:「你要什么,我都给你。」

「我要你去求皇伯伯给你封号,我要你娶我做正妃,你可愿意?

「但是我话说在前,你若娶了我,这一生只能与我一人相思相守。我章岚鑫的男人,不许爱上其他女人。金尊玉贵的公主也好,青楼红坊的头牌也罢,只能瞧我一人。」




我认识孟良辰十多年,他都是任性不羁的。

今日是我第一次见到他如此紧张,如此不知所措,满脸通红,嘴张着却说不出话。

半晌,他猛地到我跟前,半蹲在软榻旁:「岚儿,我定会让你的及笄礼,风光无限。我会让你成为普天之下,最自由洒脱快乐的女子。」

那日我没有住在宫中,而是连夜回了家。

我爹坐在那把皇帝送给他的圈椅上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鑫儿,你要知道,你嫁给哪位皇子,哪位皇子便会是太子,将来的皇帝。」

我攥着衣袖点点头:「女儿知道。」

我爹叹了口气:「当年陛下的兄弟们自相残杀,本是闲云野鹤的陛下不得已被推上了皇位。在其位谋其政,他不得不做一个好皇帝,一辈子把自己禁锢在皇宫中。陛下无嫡子,皇子们被教育得都想铆足了劲成为太子,唯独良辰。他自由惯了,敢想敢做,他是所有皇子中,最像陛下的。」

我明白。

因为良辰像皇伯伯,在他的身上皇伯伯能看到当年的自己,所以他最不愿立为太子的,就是孟良辰。不希望他像自己一样,最终被困在宫中。

「我们让你和良洲近一些,也是为着他们兄弟之间能少些争斗,立皇长子为储君,朝堂之上能少些争辩。但既然你不愿,为父也不强求你。只是,你应该和良辰说清楚,你作为章家独女,背负的不仅仅是章家。他若愿意为你留在宫中,为父便去求陛下为你们赐婚。」

那一夜我辗转难眠,我爹的这番话在我脑海里过了千百遍。

我不想看到孟良辰郁郁寡欢的样子,更不想看到他为了成为储君去强迫自己端着储君的架子守着储君的规矩。

我喜欢的,是不守规矩向心而活的孟良辰。

若是让他为了与我在一起,而变成他所厌恶的「假人」,我做不到。




没过几日,孟良辰先来找我了。

他骑在赤影马上,说带我去郊外冬钓。

「在边关时,湖面虽结冰了,但冰下仍然有活鱼。我们便凿了洞钓鱼养着讨个乐。」孟良辰一边说着一边凿冰。

我牵着赤影马在一旁站着,心里有些慌,总觉得他有话要对我说。

「他们是冬天的鱼,惰怠、从众,只知道追着鱼饵去吃。可我,是夏天的鱼,能上钩是因为认准了那钩。」

孟良辰凿好冰窟,架好钓竿,扶着我走到冰面上。

「岚儿,你爹爹昨日去找父皇,他们说了许多,我在书房外听到了。我孟良辰,认准了你章岚鑫,哪怕那是明晃晃的钩子,我也情愿被钩住,情愿一辈子留在宫里。」

说着牵着我的手,又柔声道:「更何况与你在一起,我并不是困兽。那一方水缸虽小,但有你在,于我便是万里湖泊。」

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孟良辰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说话的工夫,钓竿动了,鱼上钩了。

我握紧孟良辰的手:「走吧,我们去见爹爹。这条鱼,未必就得养在水缸里。」



我和孟良辰回到府里时,我爹被传召进宫了。

我们追到宫里时,皇帝正在书房里和我爹交谈,一旁站着面色凝重的孟良洲和孟良泽。

「鑫儿,作为我章家的女儿,家国存亡远比儿女之情重要,你明白吗?」看到我和孟良辰一同进来后我爹率先开口道。

「出什么事了?」孟良辰问道。

我爹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周边属国竟然联合起来,一同偷袭我大梁。如今大梁南北受敌,边关急报已经丢了三座城。」

「那我即刻返回北关,带兵打仗,以我皇子的身份定能鼓舞将士们。」孟良辰提议道。

皇伯伯点点头:「你自是要去的,你回北关和赵大将军一起抗敌,朕亲自率兵南下抵抗其他属国。」

「皇伯伯亲去?不能由其他皇子去吗?」一直没有说话的我忍不住问道。

皇伯伯摇摇头:「良辰在北关本就是副将,公开他的身份后会让将士们士气大增。可是南边两天内接连战败,将士们情绪低落,其他皇子在军中并无威信,恐难服众。唯有朕亲去,才能让大家打起精神来,打赢这场仗。」

我看了一眼爹爹凝重的表情,就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陛下南下,须得有皇子监国,良洲是皇长子,此前又监过国,朝臣们赞誉有加,此次还得良洲来监国。」爹爹接着皇伯伯的话继续说道,「此行恐有不测,国,不可一日无君。」说完,爹爹看了我一眼。

孟良辰和孟良洲同时看向我。

我已经全然明白。

国不可一日无君,为避免皇帝不幸遇难皇子们争抢皇位,须得在南下前立下太子。孟良洲是皇长子,且此次只能他在京中监国,如若陛下出事,唯有他可以顺利的接管朝堂。

「鑫儿,太子需要章家的支持,才能让朝臣们拜服,最大可能的减少夺嫡伤亡。」



我被封为灵毓郡主,赐婚给太子孟良洲,十六岁以后择期完婚。

皇帝率兵南下,我爹不放心跟着一起去了。

孟良辰带兵北上,我在城楼上看他身穿盔甲意气风发,心里泪流成河。

每日我都会拜佛抄经,祈求他们平安。

孟良洲被封为太子后,每日只睡两个时辰,在堆成山的奏章里治国。

我未曾去看过他一日,以前我以为和谁成亲都一样,现在才明白,心里有了惦记的人,其他人于我而言不过草木。

只是虽然我不情愿,他不积极,却有一人比我们俩都上心,那就是孟良洲的生母,德妃。

德妃从前是宫里的一名女使,因貌美被先皇赐给了彼时还是王爷的皇帝做妾,生下了长子后被抬为贵妾,皇帝登基后孟良洲成为了皇长子,她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德妃,在宫中位份仅次于皇后和贵妃。

德妃和从小锦衣玉食的贵妃不同,她从不在意自己儿子想的是什么,她眼里只有权力和地位才是最重要的。

我坐在贵妃宫里下棋时,被德妃请去小坐。

她用雨前龙井和梅花酥招待我:「你们章家什么都有,自是吃惯了好的。只是这梅花酥颇费功夫,须得采下除雪后初开的宫粉梅,碾碎再上锅蒸,一树梅花也只得一碗精华,而这一碗精华也只能做这么一小盘梅花酥。岚儿可得尝尝。」

我吃了一口梅花酥,淡淡的梅花香,勉强笑道:「谢娘娘好意,很好吃。」

心里却堵得慌。方才贵妃喝的茶也不过是普通白茶,贵妃笑得很牵强:「辰儿和陛下在边关打仗,已经十天了,却并未占据优势,可见这场仗要打很久。冬日粮草、衣物都消耗极大,如今宫中省些,将士们才能吃饱穿暖。」

「只是娘娘,这一树的梅花,也价值千两白银,吃得一次就没了。」我还是没忍住说道。

德妃却笑道:「岚儿你是章家的独女,区区千两白银算不得什么。待日后你成为太子妃未来成为皇后,便是一碟果子价值万两黄金,你也是吃得起担得起的。」

她以为用钱能讨我的好,却不懂体贴冬日苦战的皇帝,不心疼浴血厮杀的将士。



临近年关,宫中毫无往年的热闹景象。

这场仗已经打了一个多月了,只勉强守住了现有的城池,已经丢了的城池还未赢回。

孟良洲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皇后和贵妃每日忙于削减宫中开销凑钱支援前线,只有德妃,依旧摆着太子生母的款儿。

「娘娘,郡主,你们也不必如此焦虑,如今冬日边关易守难攻正常,等开春了咱们只等着陛下凯旋。」德妃喝着茶悠悠说道。

皇后白了她一眼:「北关有赵大将军和辰儿在,他们善战,自然不用愁。可南关冬日阴寒,春日潮湿,敌军骑象作战,咱们的马儿还未打仗便已经受了惊。陛下整日忧思,你却觉得不过是等些日子的事儿?」

德妃如今很是不服皇后,听到这话便撇过头去。

「再者,这仗打得越久,需要的粮草和兵器就越多,这些都得花钱。你那雨前龙井,也该停一停了。」

听到这儿,德妃扭头回道:「皇后娘娘这是眼红我洲儿成了太子,借着削减的名头来克扣我一人。娘娘您不必眼红,早晚您都是母皇太后。」

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笑道:「德妃娘娘说得对,无论谁做太子,皇后娘娘都是母皇太后,又何必眼红呢?」

德妃立刻笑着看向我:「咱们岚儿就爱说笑,太子已定,岂能随意更改?再者说了,你和洲儿情深意切,再没有比你们更合适的了。」

贵妃给我递了个眼色,我借口有事出来,后脚贵妃跟了出来。

「辰儿给我来信了,他说定会打胜仗,届时带着军功回京,让你等他。」贵妃拉着我的手落泪。

我鼻头一酸,点点头。

我知道,他肯定会回来。



刚过完年,边关就来急报,粮食不够了。

京中和宫中的存粮全数运往了边关,可是我算着日子,若是两个月内打不完仗,这些还是不够的。

百姓家中以防不测都会备存粮,过完冬后来年春日卖了。只是数量有限,一般收粮不会想到去百姓家中收。

我以高出市价两倍的价格收了京城及几座大城百姓们家中的存粮,同时承诺如若以后家中缺粮,可凭借收粮凭据到章家免费领取过冬粮食,百姓们既能赚钱又能为朝廷效力,各家都主动卖粮,不出一个月,收够了足够边关再吃三个月的存粮。

又派人从其他地方寻来铁匠,加量打造兵器,以备不时之需。

果然,开春时,边关来报,还需兵器和存粮。

孟良洲急得转圈时,我已经派人将兵器和存粮送往了边关。

「若没有岚儿,这次的粮草可真是要拖些日子了。」贵妃眼中含泪看着我说道。

皇后娘娘也一脸赞许。

德妃笑道:「岚儿是未来的太子妃,自然是为洲儿着想的。」

我浅笑道:「父亲时常教导我,章家永远效忠于朝廷。这些是身为章家女该做的。」

可别什么金都往你儿子身上贴。

德妃讪笑了两声,没再说话。

我如此积极卖力要帮的,不是他孟良洲的政绩,而是和良辰和皇伯伯一起,拼命护国的将士。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