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紫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儒衫逍遥行完整文本

儒衫逍遥行完整文本

倾城花不语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儒衫逍遥行》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沈烈沈辰安是作者“倾城花不语”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千刀万剐,以告慰皇子亡灵。”“陛下节哀,微臣必全力彻查。”海元躬身行礼。沈辰安一时之间有些没反应过来,没想到那场爆炸自己没有被炸死,反倒牵连了这么多无辜之人,尤其是还震死了一位皇子。根据沈辰安的记忆,有吉皇子是自己皇外公宝刀不老,老来得子,所以分外疼爱,以有吉之名。按辈分,自己要叫那位小皇子一声舅舅。沈......

主角:沈烈沈辰安   更新:2024-06-04 18:3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烈沈辰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儒衫逍遥行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倾城花不语”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儒衫逍遥行》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沈烈沈辰安是作者“倾城花不语”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千刀万剐,以告慰皇子亡灵。”“陛下节哀,微臣必全力彻查。”海元躬身行礼。沈辰安一时之间有些没反应过来,没想到那场爆炸自己没有被炸死,反倒牵连了这么多无辜之人,尤其是还震死了一位皇子。根据沈辰安的记忆,有吉皇子是自己皇外公宝刀不老,老来得子,所以分外疼爱,以有吉之名。按辈分,自己要叫那位小皇子一声舅舅。沈......

《儒衫逍遥行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回陛下,臣先前在自家府中,被家奴设计所害,万幸臣福大命大,并未遭其毒手。

那家奴落败,被臣所擒,可是其吞下口中毒丸,登时便没了性命。”

神宗开口打断了沈辰安的话。

“岂有此理!”

神宗的脸上怒气腾腾。

沈辰安是镇国公的独孙,让其处京都之中,便是将自己的软肋示于朝廷。

若是沈辰安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到时镇国公会怎么想。

好啊,我拼死拼活护卫景国江山,自己仅剩的孙子被人谋害在了都城之中,他心中又会作何想法。

是不是朝廷对于自己拥兵自重有了意见,所以直接让自己绝后。

“海元,下去之后,你去调查一下此事。”

“是,陛下。”

“你接着往下说。”

神宗看向沈辰安。

“那家奴刚吞毒身亡,臣便收到了悬剑司的传唤,说臣牵涉进了‘妖书案’中。

等臣进到悬剑司,才知是恒源书局掌柜韦彦,供述臣是妖书的始作俑者。

可臣此前并不知妖书是何物,后在悬剑司中,臣才见到了那本妖书。

其上皆是谋逆之言,诋毁陛下,臣见之心惊,并未敢继续翻阅下去。

臣经过仔细辨认,发现上面确实是臣之笔迹无疑。

不过,那是臣数年前练字的笔迹,臣现在书法已然提升不少,非先前所能及。”

沈辰安随口编了个借口,总不能说自己体内灵魂换了一个人,所以笔迹大变吧。

“经过臣仔细回忆,臣先前确实去过恒源书局,只不过是因为家奴在臣面前说恒源书局新进了一批先贤经典之作,臣这才去了恒源书局。”

沈辰安的话,也没有错。

毕竟《银瓶梅》也算是流传百年的经典图文书。

“诱导臣去恒源书局之人,正是谋害未遂,服毒自杀的那位家奴。

随后臣作出诗作以证清白,臣之笔迹已然和几年前大有不同。

而恒源书局掌柜供述,臣是近日去他那里刊印妖书,所以他的供词有明显漏洞。

后经臣推测,应是府中家奴和恒源书局掌柜串谋,想要谋害臣,所以才有此计。

臣先前练字的笔迹存于书房之中,那家奴偷了臣的笔迹,把每个字单独裁剪,而后再组词成句,临摹拓印于纸上,凭空作出了这本妖书。

这完全是想要谋害诋毁臣。”

只要是个明眼人,通过沈辰安的描述,便能知道是有人想要栽赃嫁祸于他。

身为一国之君的景神宗,一眼也能看透。

“万没想到,王库厂竟然在此时发生了爆炸,几乎震动了整个京都。

臣大胆猜测,王库厂爆炸案也是为了针对臣所设计的。

所以臣推断:镇国公府家奴谋杀案,妖书案,以及王库厂爆炸案,皆由同一幕后黑手所为。

虽然表面上是想要置臣于死地,可是实则是想要分化镇国公府和朝廷。

背后之人,所谋甚大,其心可诛。”

沈辰安一口气,把自己所有的猜测全都说了出来。

他先前有两种猜测,一种和朝廷有关,另一种和朝廷无关。

可是他现在仔细想想,这件事和朝廷有关的可能性极小。

镇国公将自己的独孙沈辰安放在京都之中,摆明了自己的态度,甘愿奉出自己的软肋,并且唯一的独孙还是个纨绔,朝廷根本不太有可能会置沈辰安于死地。

现在海晏河清,一派盛世之景,朝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要和镇国公决裂。

况且镇国公府,忠肝义胆,景国谁人不知。

也是因此,悬剑司朱冬才会因为敬服沈家将风,才会拼死救下自己。

所以极有可能幕后设局之人,正是要让手握重兵的镇国公和朝廷闹翻,随后再有所图谋。

景神宗听着沈辰安的分析,连连点头,沈辰安的分析和他心中所想几乎无差。

神宗皇帝认真地打量着金殿之中的沈辰安,像是第一次才认识这个孩子。

他实在不明白,为何这孩子先前总是一副纨绔的样子,今天又会如此的双眼如炬,一眼便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也许正如沈辰安自己所言,是受到了自己这个皇外公的训诫才知上进,神宗心里这样想道。

“孤会让悬剑司好好去查这几件事的。

安儿,你今日的表现让孤太过惊喜,颇有孤当年风范。

既然你说是受到了孤的训诫,才进步如此神速。

那么日后你便经常进宫来,听孤训诫吧。

这是孤的腰牌,日后可随意出入宫城之中,你拿去吧。”

大太监刘洪接过神宗手中金腰牌,转递到了沈辰安手中。

沈辰安心中暗自腹诽:自己这位皇外公倒是不客气,把自己的马屁悉数收下,还乐在其中。

只要这位陛下开心就好,日后总少不了自己的好处。

沈辰安接过金腰牌,躬身行了一礼:“谢陛下。”

他的心中则是在悄悄计算,这枚金腰牌要是卖掉的话,能换多少银钱。

估计他敢卖也没人敢收,算了,还是先留着吧。

“海元,安儿的话,你也都听到了,按照他的思路,下去查吧。”

“是,陛下。”

“有吉皇子在爆炸中薨了,若是查出幕后之人,定要将他千刀万剐,以告慰皇子亡灵。”

“陛下节哀,微臣必全力彻查。”

海元躬身行礼。

沈辰安一时之间有些没反应过来,没想到那场爆炸自己没有被炸死,反倒牵连了这么多无辜之人,尤其是还震死了一位皇子。

根据沈辰安的记忆,有吉皇子是自己皇外公宝刀不老,老来得子,所以分外疼爱,以有吉之名。

按辈分,自己要叫那位小皇子一声舅舅。

沈辰安本想改编一下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表明一下自己悲恸的心情,可是那篇文他记得清清楚楚,但就是口不能言,手不能书,想来是因为感情不够真挚,无法做到有感而发,遂作罢。

“陛下节哀。”

既然无法做出惊世祭文,只能说出这苍白的几个字安慰自己这位皇外公了。

“你们先下去吧。

海元你务必要先把安儿安全送回府中。”

“是,陛下。”

根据沈辰安的记忆,神宗皇帝从没有如此亲近的称呼自己为“安儿”,先前都是“竖子”等词。

看来今日自己发挥的还算不错,至少把陛下拍得很舒服。

海元和沈辰安两人刚准备起身往外走,神宗开口拦住了他们。

“等等。”

陛下这又是要整哪一出啊,沈辰安暗自吐槽了一句。


一连数日,沈辰安皆是在书房中度过。

先贤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每读一遍儒道经典,体内金色文气便会增长丝毫。

现在看来,还是能够文抄脑海中的诗词,在人前显圣比较好。

毕竟,那样文气增长最为神速。

沈辰安的表现让梧桐瞠目结舌,她是万没有想到自家世子真的转了性子。

穿越过来之后,经历过的这几件事,让沈辰安明白了一个道理:若是想要在这个世界好生活下去,必须有所依仗。

靠山山倒,靠墙墙塌。

任何人都不会成为自己的依仗,能依仗的只有自己。

而自己的依仗,便是脑海中华夏的文道经典。

脑海中的华夏经典,便是他在此方世界安身立命的根本。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这世上有诸多修行之道,而儒道是其中的翘楚,这便是沈辰安最大的幸事。

所以,他准备拿出自己冲刺高考的劲头,认真修习儒道。

到时,才是真正有了自保的手段。

……

景国疆域的最北处和北荒国接壤,阴冷荒凉,漫卷黄沙。

中军大帐之中,火苗燃烧的哔啪之声,给帐中增添了几分暖意。

帅椅之上,坐着一个面容坚毅,眼眸深邃的老将。

虽然发有花白,但是不怒自威,周身透出神勇的气势。

他正在全神贯注地阅看手中书信。

除此之外,帐中还有四人,即使不言语,身上也不时散发出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

坐在帅椅之上的,正是景国擎天之石,镇国公沈烈。

而另外四人,是镇国公手下四大虎将。

镇国公沈烈手握的八十万大军,便由这四位将军分管。

平山将军夏侯耀,所率虎豹营有四十万军士,皆披重甲,所过之过,敌无不闻风丧胆。

神行将军廖鸿,率天鹰营十五万军士,擅突击,以雷霆之势应敌。

万杀将军樊程,率血骑营二十万铁骑,血骑冲阵,无有不破。

最特殊的则是诛冥将军典渊,所率暗营仅有五千人,却最是恐怖。

暗营中人,入营者修为至少是七品之上,且需斩敌之数超于一百,才勉强有入营资格,入营军士无不是精锐中的精锐。

暗营专事刺杀一职,神出鬼没,于万军之中可取敌将首级。

镇国公沈烈先前手下有十员大将,他三位儿子也位列其中,可是后来经过无数场大小血战,只留下了这四人,几乎和自家子侄没有区别。

“将军,是府里来信了?”

四人中外形稍俊朗的廖鸿问道。

“嗯。是府中寄来的信。”

“将军,信上写了什么,是发生什么了吗?”

夏侯耀生来便豹头环眼,所以声音更显粗犷。

“府中下人不知受了何人指使,竟然想要谋害安儿,未遂便服毒自杀了。

而后有人构陷安儿作狂逆之书,安儿便被带去了悬剑司。

凑巧的是,距离悬剑司仅有一巷之隔的王库厂,发生了爆炸,安儿差点在爆炸中丧生。

万幸啊,最后还是平安回到了府中。”

镇国公眸光深沉,眉头深深皱起。

四人中心思极重的樊程,思索片刻,开口言道:“有人想要对镇国公府出手了,看来国中风云将起啊。”

头戴黑铁面具的典渊,是最沉默寡言的一位,他身形微动,不自觉的透出一股杀气,使得帐中火苗摇曳不定。

“将军,我回京都吧,若是有人胆敢对世子不利,我会出手解决麻烦的。”

“将军,我也回京都去吧。”

“我也去。”

“将军,我也一同去。”

另外三人也齐齐出声。

沈烈看着四人,缓缓摇头。

“不可。

天元七国,景国居于正中,北有北荒,南接云武和临海两国,西有西陵国,东有大苍国,除了南鹘国,景国和五国皆有接壤。

疆境巡视是边防大事,不能因我一家之事,而懈怠了国之大事。”

樊程站出一步,面色凝重的说道:“将军,依末将看,此事绝非表面上那么简单。

国中暗流涌动,有人想用镇国公府做文章,背后的谋划定然也不简单。

边疆是大事,国中事亦是大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世子之事只是开始,而后便会波及镇国公府,将军您也会入局之中。

将军您若是被困于局中,到时国中事、边疆事皆会大乱。

所以,不得不防。”

樊程所言和沈烈所想大差不差,这是有人把算盘算到了镇国公府了。

“你所言甚是,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地方。

看来我有必要回京都一趟,把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了。”

沈烈眼中透出一股浓浓战意。

“夏侯耀、廖鸿、樊程,你们三人继续巡疆,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如若真是风云将起,国境必须固若金汤,绝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趁虚而入”

“是,将军。”

“是,将军。”

“是,将军。”

三人异口同声。

“典渊,你随我回京都吧。”

“是,将军。”

暗营主刺杀之事,现在国境还算太平,所以让典渊一同回去最为合适。

北疆风烈如刀,沈烈的车驾向京都方向而去。

典渊时刻护卫在车驾左右,除此便是暗营百位军士。

典渊本想把五千暗营军士全部带上,可是沈烈下令带百人足矣。

沈烈的车驾一路疾驰,几日时间便到了京都。

“典渊,你先回府去,我去宫中面圣。”

沈烈对典渊吩咐了一声。

“将军,我同您去吧。”

“这里是京都,还没人敢对我怎么样,再者说我带兵面圣,怕是会落人口舌。

你先带人回府去吧。”

“是,将军。”

沈烈回到京都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府,而是要先去宫城。

镇国公之位,已是封无可封,愈是身居高位,愈发得小心谨慎。

他回京都先去宫城,便代表着一种态度:在他心中,国大于家。

虽然镇国公沈烈有不世之功,但是仍有很多的文臣在盯着镇国公的一举一动,所以他必须行事合乎礼数,才能堵住文臣之口。

皇宫之中,神宗皇帝已经得到了沈烈回京都的消息,他已经在御花园中等候多时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