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紫薇文学网 > 现代都市 >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后续+完结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后续+完结

跳跳的鼠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刘政会走出来,高声拜道:“启奏皇上,去年冬天大雪,户部为了救济百姓,已经没有钱了。”李世民佯装惊讶:“户部怎么会没有钱?练兵之事不能拖。众位爱卿,你们说如何是好啊?”这话一出,世家大族的大臣们缩着头不出声。去年冬天,苏玉出的鬼主意,说什么以工代赈,这个粮食就是从他们身上搜刮的。虽然许诺了他们子孙当官,给了品级,但是朝中的官职是满的。相当于给了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实惠。如今又说练兵没钱,他们一听就不对,以为李世民要从他们头上盘剥。“众位爱卿,为何不说话呀?”李世民故意大声问道。还是没人说话。李世民暗喜,就是要这个效果。没人敢说话,那就好办。“平日里你们话最多,到了国家救急之时,都是泥塑木雕一般。哼!”李世民冷哼道。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呼皇上...

主角:苏玉长乐   更新:2025-01-24 15:1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玉长乐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跳跳的鼠”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刘政会走出来,高声拜道:“启奏皇上,去年冬天大雪,户部为了救济百姓,已经没有钱了。”李世民佯装惊讶:“户部怎么会没有钱?练兵之事不能拖。众位爱卿,你们说如何是好啊?”这话一出,世家大族的大臣们缩着头不出声。去年冬天,苏玉出的鬼主意,说什么以工代赈,这个粮食就是从他们身上搜刮的。虽然许诺了他们子孙当官,给了品级,但是朝中的官职是满的。相当于给了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实惠。如今又说练兵没钱,他们一听就不对,以为李世民要从他们头上盘剥。“众位爱卿,为何不说话呀?”李世民故意大声问道。还是没人说话。李世民暗喜,就是要这个效果。没人敢说话,那就好办。“平日里你们话最多,到了国家救急之时,都是泥塑木雕一般。哼!”李世民冷哼道。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呼皇上...

《大唐:开局就是驸马爷苏玉长乐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刘政会走出来,高声拜道:“启奏皇上,去年冬天大雪,户部为了救济百姓,已经没有钱了。”

李世民佯装惊讶:“户部怎么会没有钱?练兵之事不能拖。众位爱卿,你们说如何是好啊?”

这话一出,世家大族的大臣们缩着头不出声。

去年冬天,苏玉出的鬼主意,说什么以工代赈,这个粮食就是从他们身上搜刮的。

虽然许诺了他们子孙当官,给了品级,但是朝中的官职是满的。

相当于给了空头支票,没有任何实惠。

如今又说练兵没钱,他们一听就不对,以为李世民要从他们头上盘剥。

“众位爱卿,为何不说话呀?”

李世民故意大声问道。

还是没人说话。

李世民暗喜,就是要这个效果。

没人敢说话,那就好办。

“平日里你们话最多,到了国家救急之时,都是泥塑木雕一般。哼!”

李世民冷哼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大呼皇上演技好。

上次他们就是这样被演的。

底下的开国大臣很无奈,他们倒是想出力,可是没钱。

那些世家大族有钱,他们袖手旁观。

程咬金听到练兵没钱,立马急了。

“皇上,俺老程家里还有些钱,我捐了。”

“你们这些人家里钱多,都拿出来。”

程咬金扯住吏部侍郎崔游,大声说道:“崔侍郎,你家里有钱,拿出来。”

这程咬金是土匪出身,下手没轻没重,把崔游的手捏得发紫。

“程知节,你放手!”

秦琼慌忙拉住程咬金:“知节,干嘛呢,松手。”

程咬金气呼呼放了手。

崔游很生气:“皇上,都是拿朝廷俸禄的,凭什么都从我们身上搜刮。上次的粮食还没还呢。”

这个崔游是博陵崔氏,说话很嚣张。

李世民冷哼一声,说道:“就知道你们尸位素餐,朕有个法子,你们听好了。”

众位大臣洗耳恭听。

房玄龄和杜如晦、刘政会三人等着李世民开始表演。

“朕的意思,开钱庄!”

李世民得意地笑道。


李世民和皇后,抱着宝贝李丽质,往工部去。

进入工部,这里是大唐的高科技中心,所有大唐最先进的东西,都在这里研发制造。

大唐的陌刀,最强的弩机,都在这里发明。

一群能工巧匠正在研究,炼铁的熔炉烧出熊熊烈火。

高公公进入工部,大喊一声:“皇上驾到!”

工部的官员慌忙过来迎驾。

“工部侍郎徐盛,拜见吾皇万岁,拜见皇后娘娘千岁,见过公主。”

工部侍郎徐盛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在工部算是高级技术人才。

“徐侍郎起来吧,不用如此多礼。”

李世民笑道。

这个徐盛平时勤勤恳恳,李世民对他很是尊重。

特别是他的技术,可谓天下第一,最复杂的冶铁技术,淬炼技术,弩机的制造,还有农具的生产,大唐的科技几乎被他一个人包了。

“微臣不敢。”

徐盛很谦虚。

李丽质到了工部,觉得好玩,墨玉带她去玩。

“徐侍郎,我前几日带回来的曲辕犁,你可做好了?”

皇后问道。

徐侍郎连忙回道:“已经做了五千多张曲辕犁,工部如今除了兵器,其他全部用来生产曲辕犁,这曲辕犁的设计真乃巧夺天工,甚是精妙。老臣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啊,皇后娘娘精思妙想,我等不及啊。”

徐侍郎看到曲辕犁和设计图纸的时候,非常震惊。

直辕犁用了上千年,居然没有想到改变。

特别是自己,对于农具研究了一辈子,却没有想出这样的设计。

“这哪里是本宫的设计,是一个公子的,他造出来了这个曲辕犁,而且,他的庄子里已经用了好几年了。”

皇后说道。

徐侍郎惊愕,居然已经用了好几年了。

“不仅这个曲辕犁设计巧妙,他的设计图纸更是精妙,只是,微臣有很多地方看不懂。”

徐盛说道。

“看不懂?徐侍郎在工部干了大半辈子,还有徐侍郎看不懂的图纸?”

李世民惊讶。

大唐的能工巧匠,不说全部,一大半是徐侍郎设计或改进的。

他画出的设计图纸不计其数,居然有他看不懂的?

徐侍郎从袖子里拿出来,摊开,指着上面的勾股定律、曲率计算、阿拉伯数字和三角符号cos、sin...

“皇上,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微臣不懂啊。”

李世民懵逼:卧槽,朕也没见过!

皇后笑道:“本宫拿回来的时候看了一下,当真不懂,本以为徐侍郎能看懂,没想到也一样看不懂。”

李世民问道:“那..徐侍郎看不懂这设计图纸,那又是如何设计制作出曲辕犁的?”

工具自然是按照图纸设计,如果连图纸都看不懂,那怎么做得出来?

徐侍郎尴尬地说道:“不怕皇上笑话,微臣是依葫芦画瓢,就用皇后娘娘带回来的复制。”

这...

“不错,很好,能做出来就行,好用不?”

李世民说道。

“能用,很好用,外面测试过了,已经免费发给周围的农户使用。”

徐侍郎说道。

李世民为了促进生产,对于买不起农具的农民,直接赠送生产工具。

“徐侍郎做得很不错。”

李世民说道。

不管是马是驴,能拉磨就行。

“皇上,皇上!”

工部门外突然喧闹,长孙无忌气喘吁吁跑进来,他身体庞大,跑起来费劲。

“赵国公,什么事情如此慌张?”

李世民看他一个大胖子跑步,感觉挺有意思。

“兄长,有话慢慢说,急成这样。”

皇后说道。

“幽...幽州...”

长孙无忌说不出来,太急了。

李世民听到幽州二字,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兵部尚书杜如晦跑进来,说道:“皇上,大事不妙,罗艺反了!”

李世民听说罗艺反了,呆若木鸡。

苏玉没说笑,罗艺真的反了?

皇后惊得嘴巴合不拢,怔怔地站在那里。

“反了?他真的反了?”

李世民重复地说道。

搞得长孙无忌一脸懵逼:真的反了?难道皇上知道罗艺要反?什么情况?

“皇上,罗艺真的反了。”

杜如晦说道。

长孙无忌懵逼加嫉妒:合着罗艺要造反的事情,你们一群人都知道了,就我不知道?我不是朝中第一大臣吗?我不是你大舅子吗?居然瞒着我?

“回宫!”

李世民火急火燎回到御书房,下令把朝中重臣叫过来。

没多久,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程咬金、秦琼、李靖、李世绩...

文武重臣都到了。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思绪万千。

罗艺造反的消息刚到长安城,程咬金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叔宝,啥事啊?突然叫过来,我正在家里喝酒呢。”

程咬金今日偷偷摸摸拿了私房钱买苏玉酿制的高度酒,正喝得高兴,却被宣进宫来。

地点是御书房,程咬金知道有大事发生。

事情越大,知道的人越少,参与决策的人也越少。

这就是官场的规律,屁大的事情,开个大会。

天大的事情,几个人决定完了,你还不知道。

“罗艺反了。”

秦琼低声说道。

“什么,罗艺老儿反了。”

程咬金大叫。

李世民被程咬金的话打断了思绪,抬起头来,看了看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个人心里有默契。

罗艺造反这件事情,苏玉三天前就说了。

可是,李世民三个人把苏玉的话当作笑话听了。

“众位爱卿,你们都知道了,罗艺反了,你们说说,怎么办吧。”

李世民心中嘀咕:苏玉说罗艺后来自己死了,不用出兵。

这话到底靠谱不靠谱啊?

万一说错了...

啊呸,苏玉就没错过。

特么的,刚开始不信他,现在全应验了。

这小子是神仙吗?

罗艺前脚造反,他后脚就知道。

“皇上,罗艺老儿辜负国恩,杀了他,俺老程打头阵。”

程咬金嚷嚷道。

其他武将却不说话。

此时大唐刚经历大灾,而且要防备突厥偷袭,特别是罗艺手中骑兵都是精锐,如果全力往南,很快可以到长安城。

最可怕的是,如果罗艺和突厥颉利勾结,一起往南进攻。

李世民想想,头皮发麻。


关于开钱庄的事情,李世民为何要跟朝中大臣廷议。

其实道理很简单。

皇帝也不是自己想干嘛就干嘛。

那样独断专行的皇帝一般都没有好下场,不是自己被干掉,就是王朝衰落。

毕竟,皇帝想做的事情,最后其实都是靠着大臣出力的。

就好比开钱庄的事情,虽然可以让房玄龄或者杜如晦负责,但是还涉及户部、地方官员、朝中大臣。

所以李世民必须让他们都同意。

特别是魏征。

开钱庄的事情如果不说明白,魏征肯定又说李世民爱财如命,与民争利,不是贤君明主。

“朕有一个法子,开钱庄!”

李世民得意地说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交换一个眼神,好戏开始!

刘政会假装糊涂,问道:“皇上,何谓钱庄?”

李世民强行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假装平静:“开钱庄就是....巴拉巴拉.....”

把苏玉说的东西重复一遍。

“就是这样,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李世民说完,震惊了朝臣。

这皇上是怎么了?

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吗?

上次想出以工代赈的鬼谋,这次又是开钱庄的奇策,为何变得如此妖孽?

朝廷大臣沉浸在震惊当中无法自拔,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李世民坐在龙椅之上,莫名其妙。

怎么突然冷场?

难道朕说的不对?

没错啊,苏玉就是这么说的,哪里出了问题。

刘政会看他们可怜的样子,被震惊得反应不过来。

哎,昨天在御书房,我也是这样。

可怜的娃。

那就由我这个户部尚书把气氛搞起来吧。

“皇上,此事不妥,与民争利,且先代无此先例,只怕不妥。”

刘政会第一个假装反对。

打破了震惊的气氛,朝臣们开始议论纷纷。

魏征得到了提醒,马上就来劲了。

“皇上,臣有事启奏。”

李世民眯着眼睛,俯视魏征,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田舍翁已入我彀中。

魏征看李世民诡异的表情,心中一愣。

噫?

从前我说有事启奏,皇上都是满脸黑线,一脸嫌弃,今日为何春风满面?

难道有埋伏?

房玄龄和杜如晦会心一笑:来了,来了,他来了,他嚷嚷着贤君明主怼来了。

“郑国公,你有何事要奏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非常地慈祥。

魏征被吓得一个激灵,难道真的有埋伏?

不怕,怼了他这么久,难不成还翻了天。

这开钱庄之事,妥妥的与民争利。

绝对不会错。

“皇上,这开钱庄之事断不可行。”

魏征故意大声说道,给自己壮胆。

李世民微微一笑:“哦?说来听听。”

魏征说道:“百姓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将他们手中的钱存起来,这有借机敛财的嫌疑,还有....还有....”

魏征一时想不过来....

其实开钱庄挺妙的,似乎没有多大弊端啊。

其他大臣看到魏征领头,都来凑热闹,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朝堂之上闹哄哄的。

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中书令大人,你说句话呀,这事情妥不妥?”

吏部侍郎对房玄龄说道。

房玄龄也跟着说道:“皇上,臣也以为此事弊端甚多,不合适,不可行。”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甚是得意。

“众位爱卿,我跟你们说说,这开钱庄有五大好处。”

巴拉巴拉....

“开钱庄有五大好处,朕的意思定了。练兵是头等大事,如果你们觉得不行,那朕只能跟你们借钱了。”

五大好处说得魏征哑口无言。

魏征内心:果然是妙计,完全找不到合适的破绽,这次没法怼皇上。是我草率了。

不过,皇上何时多智而近妖?

奇怪啊。

魏征被李世民怼得没话说,其他大臣自然不好说什么。

特别是李世民最后一句,如果不同意,那就跟他们借钱。

他们肯定不愿意。

不过,世家大族的朝臣们觉得应该没有人会把钱存在钱庄里,自己拿在手上不香吗?

拿去放高利贷不香吗?

为什么要给你钱庄放着?

程咬金这次没明白咋回事,可是李世民要做的事情,他第一个赞成。

“皇上,俺老程颇有家资,我第一个存钱。”

“好,卢国公第一个存了,你们谁还要存钱啊?”

其他大臣默然无语,甚至有点想笑。

这让李世民有点尴尬。

不过,本来没打算他们世家大族存钱,苏玉早就说过了。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开钱庄的事情,由刘尚书和杜尚书二人负责,明日就在长安城里开设第一家钱庄。”

李世民说道。


西晋以前,北方胡族过着游牧的生活,南方的汉族过着农耕的生活。

胡族时时南下掳掠,但是抢完就走了,所以只是边患。

可是从东汉末年开始,胡族开始被汉化,知道建立政权,修建城池。

从匈奴刘渊攻破西晋,五胡十六国,胡族纷纷建立王朝,此时已经不是边患,而是谁灭掉谁的问题。

房玄龄虽然饱读诗书,对历史更是颇有研究,但是未曾注意到这一点。

苏玉一语道破,房玄龄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而李世民则是听得冷汗连连。

他原本也以为突厥入侵只是百姓受苦,自己蒙羞,没想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

不是大唐灭亡,就是突厥灭亡。

苏玉说起突厥是鲜卑族后裔,李世民更是悚然。

北周就是鲜卑族,长孙无忌也是鲜卑族后裔,皇后也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建立过好几个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隋文帝就是篡位北周建立隋朝的。

确实,如果突厥攻破长安,完全可以建立王朝,想到这里,李世民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贤弟,那你说,该如何灭掉突厥?”

李世民诚恳地问道。

这时,他是真的诚恳,万分的诚意。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他还不知道该如何对付突厥。

刚刚稳住皇位,刚刚度过荒年,今年的收成也好不到哪里去。

国力不行,囊中羞涩。

“这个打仗,其实拼的是国力和装备。士兵其实都是其次的,因为士兵的战斗就靠装备。”

苏玉说道。

杜如晦是兵部尚书,当然知道这些。

“所谓战鼓一响,黄金万两。李二那小子心里肯定记得渭水之盟,做梦都想报仇。但是此时大唐的国库是空的,朝廷的物资要用来保百姓,所以根本没有钱购买粮草、兵器。”

苏玉继续说道。

李世民点头,贤弟你说得太对了,我来你这里除了请教,另一个目的就是改善伙食。

若不是国库亏空,囊中羞涩,你家阿黄也不敢请我大唐皇帝吃骨头啊。

“苏公子,此乃泛泛之谈,我们都知道。”

杜如晦捋着胡须说道。

他感觉苏玉闯进了他的专业知识圈,这让他产生一种错觉:我可以秀一把专业知识。

“没错,我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国力。”

房玄龄说道。

李世民嫌弃地瞪了他们两个一眼:“你们两个闭嘴!”

“哎呦,杜酒囊,不错嘛,这你都知道。”

苏玉故意取笑他。

“这话说得,军国大事我们熟得...”

杜如晦来劲了。

皇后干咳两声,杜如晦马上闭嘴。

“我们做的是粮食生意,军粮可是大客户。我们比较熟。”

李世民慌忙解释,马上圆回来。

苏玉根本没在意,反而他们自己吓了一跳,就怕露馅穿帮。

“杜酒囊,你说你熟,那你说说,这困局该怎么破?”

苏玉微微笑道。

杜如晦把手伸进袖子里,像猪八戒一样甩甩袖子:“没辙。”

伟大领袖告诉我们: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皇帝没有钱粮兵马,根本打不动。

“贤弟,别理他们两个酒囊饭袋,你告诉我,该怎么办?”

李世民说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很郁闷,这个皇上变心真快啊。

没遇到苏玉之前,整天夸他们房谋杜断,现在说他们是酒囊饭袋。

铁扇公主说得好: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时候,叫人家小甜甜!现在新人胜旧人,叫人家牛夫人!

典型的渣男皇帝。

苏玉眼光掠过一丝狡黠。

“其实啊,李二只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苏玉意味深长地看着李世民。

有那么一瞬间,李世民感觉苏玉在算计他。

“哪三个?”

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只有小长乐在苏玉怀里闹腾。

“第一是钱,第二是战衣,第三是粮食。”

苏玉对李世民颔首微笑,一副佛陀普渡苦厄众生的模样。

李世民差点就说:我愿意皈依。

杜如晦问道:“苏公子,你说的这三样,除了第二样战衣,其他都无法解决。”

战衣,这衣服还是有得穿的。

苏玉笑道:“房饭袋。”

“诶。”

房玄龄居然应了。

长孙皇后和上官云哈哈大笑。

房玄龄又羞又恼,堂堂中书令,大唐的智囊,居然成了饭袋。

“苏公子有何事。”

房玄龄感觉被羞辱了。

“你自诩精通历史,我问你,当年白登山之围,汉高祖刘邦32万兵马为何被10万匈奴骑兵包围?”

苏玉微微笑道。

房玄龄说道:“当时天降大雪,大汉士兵没有御寒衣服,手脚冻掉的不计其数,无法作战。”

苏玉看着杜如晦,笑道:“杜酒囊,第二样战衣你也无法解决。长安城够冷了,你若要与突厥交战,深入草原腹地,你这衣服根本不足以保暖,更别说杀突厥。”

杜如晦被说得脸黑,兵部尚书居然没考虑到这一点,丢人。

“那照你说,要钱没钱,要衣服没衣服,要粮食没粮食,这仗没法打,何来大唐必胜?”

杜如晦嘟哝道。

“诶,说得好。本公子就有办法。”

苏玉摇晃着摇摇椅,微微笑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苏公子,你莫不是有点石成金、点沙成粮、点草成衣的神仙手段?”

杜如晦哂笑道。

苏玉笑道:“你们这些人啊,满脑子封建迷信,没有一点科学思维。什么时候给你们推广九年义务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李世民听到新名词,以为又是什么锦囊妙计。

“贤弟,何为九年义务教育、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苏玉哈哈笑道:“玩笑,玩笑而已。”

九年义务教育很有必要,至少给他们树立科学思维。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算了,折磨人。

“说回刚才的,我有办法破解,不过,这个需要老哥配合我。”

苏玉微微笑道,笑容里充满了对李世民的算计。

李世民心中大喜:苏玉终于肯说了。


“如今皇上每日退朝都是心情大好,与往日不同啊。”

皇后笑道。

“哦?难道朕以前不是吗?”

李世民笑道。

小长乐装腔作势,学道:“阿耶以前退朝后是这样的:朕定要杀了那个田舍翁,哼。”

李世民被小长乐逗得哈哈大笑。

以前在朝堂上,不是被国事搅扰得心烦意乱,就是被魏征怼得想杀人。

没有一次退朝后心情好的。

如今有了苏玉的点子,李世民终于舒服了。

“是啊,有了苏玉,朕才知道做皇帝的快乐。”

李世民感叹。

“阿耶,我想苏玉哥哥了,我要去见苏玉哥哥。”

小长乐心心念念想着苏玉。

“你呀,嘴巴又馋了。”

皇后捏了捏小鼻子。

“哼,才不是呢,我就是喜欢苏玉哥哥。”

小长乐咯咯笑道。

皇后突然有那么一瞬间愣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看着长乐公主。

或许...

“观音婢,发什么呆呀,我们赶紧走,别让玄龄和克明两个人捣乱。”

李世民催促道。

他其实有点烦房玄龄和杜如晦,苏玉的存在,越少人知道越好,结果他们跟过去了。

“说得是。”

皇后抱着长乐进了马车,悄悄从玄武门出城,往云阳县去。

从玄武门出去,到了泾阳县,一路上无人尾随。

李世民说道:“总算把他们两个糟老头子摆脱了,可以单独跟苏玉好好聊聊。”

话未落音,两匹马从路边的树林子里转出来,拦住马车拜道:“皇上,臣等久候多时了。”

李世民吐血,房玄龄和杜如晦居然早就在泾阳县守株待兔。

李世民黑着脸说道:“两位如何知道朕今日要出宫?”

房玄龄嘿嘿笑道:“陛下,上次在苏公子那里本来想问突厥之事,不料苏公子先说了罗艺造反的事情。”

杜如晦接话,说道:“如今罗艺伏诛,幽州平定,臣等以为皇上必然在此去苏家庄讨教。”

房玄龄又说:“所以臣等在此恭候。”

皇后抱着长乐从马车出来,笑道:“两位也是忧国忧民,那就同去好了。”

其实皇后的内心是:来都来了,赶不走的,还不如一起去算了。

长乐公主嘟哝道:“你们两个又想去喝酒不给钱。”

房玄龄和杜如晦被说破心思,只能呵呵笑。

果然小孩子说话最实诚。

“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李世民无奈,带两个蹭饭的同去。

到了庄子门口,田里长着很多没见过的庄稼。

李世民下了马,拉住一个老农,问道:“老人家,这是何物啊?莫不是高粱?”

这庄稼长得很壮实,不像麦子。

老人家回头,见到李世民几个,呵呵笑道:“哦,又是你们啊,听说上次喝得不省人事,这次又来喝酒?”

李世民略微尴尬,惭愧地笑道:“上次话到兴头上,多喝了几杯。”

老农说道:“没关系,我们家少爷心善人好,不在乎你们蹭吃蹭喝。”

堂堂一国之君,大唐的皇帝,将来要做天可汗的男人,居然被一个老农说蹭吃蹭喝.....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