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臻顾珩的其他类型小说《美人难驯:世子的高枝不想攀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鱼音袅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说完,又咯咯地笑了起来。姜臻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堂妹,对她哪来的这么大敌意。闻言,她也只是笑了笑,对姜姝笑道:“妹妹说的是,技多不压身。”姜姝本来想看她恼羞成怒的,哪知她如此轻描淡写,顿觉一拳打在棉花上,气恼更甚,咬牙不再说话。顾章华看了看自己女儿那气呼呼的脸蛋,暗自摇了摇头。这女儿,真的是沉不住气。又看了看立在眼前的姜臻,一时心绪复杂。姜臻处事非常周全圆融,给每人的礼物都准备到了。给三房夫人准备的是来自滇地的滇绣。滇绣以浓艳为主,色彩绚丽,五彩斑斓,极具大开大合之美感。饶是看惯了好东西的二位夫人,也忍不住赞叹一声。大房夫人是长公主,自镇国公殁了后,便一直深藏简出,非重大场合,一般不出来,但姜臻也没忘准备长公主的那份礼物。给姐妹们准备...
《美人难驯:世子的高枝不想攀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说完,又咯咯地笑了起来。
姜臻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堂妹,对她哪来的这么大敌意。
闻言,她也只是笑了笑,对姜姝笑道:“妹妹说的是,技多不压身。”
姜姝本来想看她恼羞成怒的,哪知她如此轻描淡写,顿觉一拳打在棉花上,气恼更甚,咬牙不再说话。
顾章华看了看自己女儿那气呼呼的脸蛋,暗自摇了摇头。
这女儿,真的是沉不住气。
又看了看立在眼前的姜臻,一时心绪复杂。
姜臻处事非常周全圆融,给每人的礼物都准备到了。
给三房夫人准备的是来自滇地的滇绣。滇绣以浓艳为主,色彩绚丽,五彩斑斓,极具大开大合之美感。
饶是看惯了好东西的二位夫人,也忍不住赞叹一声。
大房夫人是长公主,自镇国公殁了后,便一直深藏简出,非重大场合,一般不出来,但姜臻也没忘准备长公主的那份礼物。
给姐妹们准备的则是“玫瑰膏子”,并说道:“姐姐、妹妹,这玫瑰膏子是我亲自用胭脂汁和玫瑰花露调配在一起的,膏状似水又似乳,每日取一点涂在脸颊和双唇即可。”
顾玥笑道:“看妹妹的容颜,就知道此膏定是极不错的,等我用完了,就向你讨去。”
姜臻也笑道:“那妹妹是求之不得了。”
姜姝本看不上这玫瑰膏子,上京城什么样的膏子她没用过?
那有名的蓝玉斋的胭脂,一盒比一支金簪的价格还高,她想要,娘亲就能给她买。
她还能看上姜臻自己做的膏?
但看姜臻唇颊鲜妍,鼻腔哼了两声,略带嫌弃似地接过了玫瑰膏子。
二老爷和三老爷一早就上值去了,家里的公子上学的上学,当值的当值,因此也都不在。
姜臻给他们准备的两座木雕摆件,给三位公子送的则是木雕笔山,寓意都极好。
这一番礼物送下来,众人暗自都觉得姜臻是个极妥帖的人,初次印象很是不错。
这厢礼物刚发完,就见丫鬟青烟兴冲冲地跑进来。
“老祖宗,大公子回来啦!大公子回来啦!”
青烟一向稳重,见她如此冒失的样子,老祖宗正想训斥几句,乍一听这话,银月般的脸上现出了惊喜的笑容:“当真?!”
众人也都高兴起来。
顾章华忙从老夫人身边站起,坐到了右首下边的座位上。
姜臻心里暗忖,丫鬟口中的大公子,定是这国公府的世子顾珩了。
还没回过神,便见一道颀长的身影从她身边掠过,还未细看,姜臻就被后面的两个身影吸引了目光。
一个稳重,一个清俊,正是二房和三房的公子。
老祖宗忙问道:“珣哥儿和珽哥儿也提前回了?”
顾珣忙答道:“知道大哥今天要回,所以我提前下了值,左右也没啥事,三弟也告了假。”
老祖宗点了点头,突然又拉下脸看向立在跟前消失了近俩月的孙子。
只见她拿起放在侧边的拐杖,直挺挺地站起来,佯作要打他的样子,被立在一边的杨嬷嬷拉住了。
“你这个猴儿,你还知道回来!不声不响的,两个多月都没消息!”
说着说着,老祖宗眼眶微红。
站在姜臻的方向,只能看到顾家大公子的背影。
顾珩身量很高,肩背宽阔,腰上系着宽宽的腰带,勾勒出了挺拔的腰线,哪怕只是一个背影,姜臻也感受到了一股压迫感。
只见顾珩忙上前安抚她老人家,哄道:“害老祖宗担心了,是孙儿不好,您罚我。”
说完,将老祖宗搂在胸前。
那老祖宗竟然像个小女孩似的,还锤了顾珩几下。
姜臻目瞪口呆,有些想笑,大伙倒是见怪不怪了。
二公子、三公子落座后,也看到了姜臻,姜臻忙屈膝点头。
老夫人笑道:“今日也巧,你姑母家的侄女姜臻也来上京了,刚好认识认识。”
姜臻忙将含笑的眸光从顾珽和顾珣身上收回,移到刚坐到老夫人旁边的年轻男子身上。
还未来得及细看,便微微躬身:“见过大公子。”
说完缓缓抬起头。
这一看,姜臻便愣住了。
只见他乌发束在峨冠之中,眼儿微吊,带着不羁的风流,着一身下摆宽大的锦缎华服,衣袖飘摇,有着说不出的蕴藉从容。
朗朗如天上月,英逸如山间松,一双眼湛如天河寒星,此人风姿当真是无双,世间难寻一二。
顾珩从丫鬟手里接过茶,慢慢饮了一口,这才看她,一双眼眸半眯未眯。
姜臻见半天没回话,心里有些纳闷。
就连老夫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待要侧过头看这个孙儿。
就听见顾珩的声音传来,“哦?是府里新来的表妹?不必客气。”
一句话说得浑然的漫不经心。
听到“表妹”二字,姜姝则脸色微变,自己才是表哥正儿八经的表妹,这个姜臻,算哪门子的表妹?
姜姝的眼睛都有点红,看了看大表哥,又恨恨看了姜臻几眼。
乍眼看过去,顾珩的嘴角微微上翘,还以为是真的在笑,然而敏锐如姜臻,却发现挂在嘴角的并不是笑容,而是一抹慵懒的、似有若无的讥诮。
她不由得要再看,就发现那抹嘲弄的笑消失了,眼神清冷,似乎带着几分鄙夷和嘲弄?
姜臻的心不由得跳了几下,捏了捏手中的巾帕。
这可奇了。
姜臻从小到大,嫌弃她的同龄闺秀不少,不喜欢她的正经官夫人也很多,可年轻的公子哥嫌弃她的,还真没有。
要么大胆轻浮地盯着她看个不停;
要么含羞脸红地嘟囔着说不出话;
要么胆小守礼地左顾右盼不敢吱声;
但冷眼嘲弄她……是什么意思?
姜臻收回了视线,眼观鼻,鼻观心地站一边。
见打完招呼,老夫人便道:“玥儿,带着妹妹们去抱厦玩去吧。”
姜臻巴不得赶紧离开,她转身跟着顾玥和姜姝往外走去。
老夫人依旧在和自己最爱的长孙说话,殷殷叮嘱的声音传来:“一会去看看你娘……”
姜臻还未走出堂间,感到一道视线停在自己的身上,顿时感觉如芒在背,汗毛直立。
姜臻泡在浴桶里,水面上飘着朵朵花瓣,若有似无地挡住了水下曼妙的风光。
她的心绪如何都静不下来。
阿娘竟为了她做了如此深远的打算。
三年前,姜臻的娘亲陈氏临终前不仅请了姜家一族的长辈和娘家人来作证,还请了官府的文书为证,清点自己名下的银票铺子田地等,直言这是她留给女儿的所有资产,是她今后的依靠,任何人都不许挪用,若女儿遭逢不测,则这笔资产尽数捐给寺里充当香油钱,就当自己为女儿下辈子积攒阴德了。
陈氏当时已病入膏肓,说这些话时却目光湛湛,姜老爷在陈氏的目光下几乎无所遁形,陈氏的话里话外都明摆着不相信姜家的丁姨娘,生怕自己的女儿有个三长两短,这才说出这番话来。
陈氏出生于江南,祖上也是商户,生意涉猎很广,但其中以调香的生意最为红火。
她嫁给姜老爷时,姜老爷只是西南滇地的一个行将倒闭的商人,祖上一直做金器生意,传到姜老爷手上时,因他不善经营,加上金饰铺的样式老旧,客人越来越少。自打陈氏进门,她丝毫不吝啬,不藏私,带来的调香方子给了姜老爷,就连嫁妆也添进去了多半,姜家迅速在滇地开起了香铺子。
陈氏不仅擅调香,也颇有眼光,她仔细观察滇地贵女与贵妇们的喜好后,开始动手给姜老爷的金器店画金饰图样,工艺精巧无比,又用珍珠、翡翠等衬托,与市面上那些黄灿灿的充满了铜臭味的金饰大相径庭,然后用香铺子的盈利钱支起这金铺子,如此这般,姜家这才起死回生,金饰和调香生意日渐红火。
不过五六年的时间,金铺子就成了滇地小有名气的老字号,不仅聚集了一班手艺人,据说前几年宫里的贵妃还专程点名要姜家打造的金器做生辰礼。
娘亲尽心尽力,到头来得到了什么?
在她为这个家劳心劳力的时候,姜老爷姜如海结识了丁氏,养作了外室。
那丁氏一双美目好似能说话,姿态楚楚,举手投足间尽是娇媚之态,哪里是端庄稳重的陈氏可比?
姜老爷一股脑就钻进了丁氏的温柔乡里,出不来了。
娘亲自那后开始生病。
之后,丁姨娘怀孕后,姜老爷更是不顾发妻陈氏的阻挠,纳了丁氏进门。
丁氏一举得男,姜老爷欣喜若狂,想他和陈氏成婚多年,除了一女再无所出,背地里不知被多少人骂他绝户。
这下好了,丁氏更是得宠。而且在本朝,女子继承不了宗祧,更别说遗产了,哪怕姜臻是嫡女,这个家中的财产早晚都会落在丁氏和她那个儿子身上。
可是,这个家若没有陈氏的劳心劳力,何能有今日的金山银山?
因此,有这么个添堵的人在,陈氏的病一日重似一日,不多久,便病体缠身了。
丁氏扮猪吃老虎,将姜老爷唬得是团团转,就连家中的中匮都一点点挪到她的手中了。
陈氏伤心欲绝,没多久便撒手去了。
姜臻忽的将头沉入水中,几息后,又将头探出水面,玉白的面上水珠滚滚。
这个世上,唯一爱自己的母亲就这样走了。
临终前亦未雨绸缪,给自己安排了后路,若不是母亲的安排,恐怕她早已被那高太守的族弟纳进府里了吧。
看过了娘亲对爹爹逐渐心死的感情,姜臻对婚姻毫无憧憬,她替自己的母亲不值,也恨自己毫无自保的能力,除了高攀一门婚姻,她已别无他法。
“金钏儿,帮我梳洗吧。”泡了一会,姜臻对帘外喊道。
金钏儿走了进来,手里拿着那拌了桃花粉的澡豆面子和澡巾,开始伺候起姜臻来。
姜臻背靠着浴桶,闭着眼睛,语气随意:“含珠儿呢?”
“小姐,你还不知道她么?找那守门的婆子丫鬟聊天去了。”金钏儿笑道。
姜臻笑了笑,果真是个伶俐的丫头。
姜臻的这身皮肤当真是得天独厚,全身雪白,无一丝毛孔,犹如上好的雪白丝缎般柔滑,又如蒸好的乳酪般细嫩。
金钏儿给她擦洗的时候都不敢用半分力,她掬了一捧水浇在小姐的肩头,又细细地看小姐的脸蛋和身段,心里着实羡慕。
那一头青丝,垂在身后黑压压的,一手都拢不住,顺滑得要从指间溜走。
自己比小姐还大一岁,身段却远不如小姐。小姐看起来高挑羸弱,可脱了衣服,却也是很有料的。
那处虽不是很大,但也绝对不算小,且极富弹性,在水中连绵起伏,勾勒出了丰致的曲线,诱人之极。
湿润的乌发散在胸前,遮遮掩掩,引人遐思,最绝的是左胸上有一道朱砂色的胎记,仿若天成,形状则如同桃花瓣一般,怒绽于雪白的肌肤之间,欲与那粉色蕾尖斗艳。
无一处不美,无一处不诱人。
而反观自己,胸前平平,就像两个摊平的荷包蛋一样,毫无女人的韵致可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长成小姐这样?
小姐今年十六岁了,正是待嫁的年龄,花朵一般,已是骨肉细匀,也不知以后会便宜了哪个男人。
金钏儿红着脸想。
沐浴完,姜臻坐在妆龛前由着金钏儿摆弄自己。
金钏儿将淡粉色的脂膏轻轻涂抹在姜臻的脚趾和脚掌上,涂抹完后,在灯光的映照下,十个脚趾饱满有光泽,个个珠圆玉润,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咬上一口。
帷帐掀开,含珠儿走了进来,脸上含着笑,“姑娘,这府里的情况我打听了一下。”
姜臻斜眼觑了她一眼,靠在铜镜旁的一榻上,“哦?说来听听。”
含珠儿说道:“国公府一共有三房,上午碰到的那两位公子分别是二房的嫡子顾珣和三房的嫡子顾珽,两位公子还没有婚配呢。”
说完,看了看小姐一眼,噗嗤笑了一声。
姜臻见状笑道:“死丫头,还不快说下去?”
“府上的顾二爷和顾三爷都是文官,顾大爷三年前战死在战场上,不过这国公府的爵位可不是兄终弟及,这爵位将来还是要落在大房的大公子头上…”
就连老夫人也是连连赞叹,她尤其喜爱这鲜花一般的女孩们,国公府里一年到头,时常有各色各样的女孩们来住。
“华儿,这是你姜家的侄女,阿臻?上前来我看看,年龄大喽,眼都花了。”
姜臻忙含笑上前。
老夫人摩挲着她的手:“真是标致,阿臻可把我们府上的姑娘比下去了。”
满屋子的人都附和着老夫人,姜臻羞涩地低着头。
“我就知道母亲爱看花一般的姑娘,这回阿臻要在家住一段时间,您老人家想看可以天天看。”顾章华打趣道。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既来了,也别拘着,平日里和姐姐妹妹们一处耍就行了。去见见二房和三房的夫人,还有姐妹们。”
姜臻忙应了。
自打她一进正堂,就快快扫了眼屋里的人,满厅都是红巾翠袖,朱面粉唇。
除了顾章华,还坐着两位衣着华贵、气度雍容的妇人。
一人脸蛋偏长,面容雅致,笑容还算温和,是二房的黄氏。
眼角眉梢掩饰不住一股精明干练的神韵,多打量几眼,便会发现她在微笑言语中,习惯性带着打量与审视的意味,令人心中不敢懈怠。
国公府中,由于长公主深居简出,不理俗事,府上的中馈是由二房黄氏打理的。
难怪了,这是当家主母才有的气势。
另一人则是圆脸,看起来团团圆圆,与人为善的样子,这是三房的夫人薛氏。
只见她戴着赤金的如意发簪,手上戴着鲜艳的玛瑙手镯,红得跟鸽子血似的,身上装饰无不名贵,无不精致。
姜臻拜见二位时,二位夫人的脸上都挂着得体的、礼貌的并显得很场面的笑意。
老夫人的右手边,则坐着三位姑娘。
其中一位小圆脸,长得美丽娴雅,有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华气度,一看就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打眼望过去,穿着一身粉白色对襟掐腰孺裙的姑娘姿容最为出众,她五官明艳,螓首蛾眉,光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都让人感觉花树堆血、琼压海棠。
还有一位姑娘,身量很高,长相娇俏,脸上透着一股娇憨之感,就是肤色不够细白,打她一进入堂屋时,姜臻就从她的脸上感受到了一股不善。
旁边的婆子对着那浑身散发着书香气的女子道:“这是二房的姑娘顾玥。”
姜臻忙和顾玥问好,顾玥也握了握姜臻的手:“我今年虚岁十七,大你一点,以后咱就姐妹相称了。”
顾玥声音温柔,气质高雅纯洁,姜臻第一眼就对她极有好感。
二人很快就姐姐妹妹喊了起来。
“噗嗤~”一声,坐一旁的姜姝笑道:“玥姐姐,她是你哪门子妹妹呀?你的妹妹是我才对。”
顾玥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姝丫头就会打趣,还不快见见你本家姐姐。”
这话说得本没有错,可姜姝一直就以顾家人自居,那小门小户的商户姜家她哪里入得了眼?
听得这话,姜姝脸色一变,有些恼怒地看向顾玥。
见顾玥并不看她,她又看向姜臻。
前几日,母亲就告诉她,堂姐来了,又从丫头婆子的闲言碎语里听闻这堂姐长得花容月貌,她还不以为然地撇撇嘴。
到底是存了一分比较的心思,今日的姜姝,可是好生打扮了一番。
姜臻打量着姜姝,她穿了件银红色的襦裙,挽着水色的披帛,头上梳着一个繁复的漂亮发髻,戴着金累丝花冠,一看就不是寻常物,脸若银盘,眼似水杏,也是亭亭玉立的佳人。
肤色虽然不够白皙,却显得很是健康饱满,她的身量很高,姜臻在女子中已是高挑,没成想,这个比她小两岁的堂妹,身量竞是比她还高。
对于女子来说,高挑固然是好事,但也要不失娇俏柔美才好,姜姝这样的身材,多少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姜姝心里正冒着酸泡,看着姜臻的眼神含着隐隐的高傲与敌意,面前这个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堂姐”有着含烟笼雾般的美貌,让人恨不得拨开云雾,好瞧个究竟……
家里已经有了个苏映雪,又来了个“堂姐”。
最令她气恼的就是姜臻那一身雪白的皮肤,这是她一直追求的肤色,内调外养了很久,好不容易白了一些,可在姜臻的衬托下,她觉得自己又黄又黑。
姜姝半眯着眼上上下下把姜臻打量了一遭后,心里的恼意更甚。
“妹妹。”姜臻笑着对姜姝打招呼,想上前握她的手。
姜姝连忙闪避,姜臻笑了笑,收回了自己的手。
顾章华看到女儿那样子,心里明镜似的,这女儿被府里人宠得又娇又傲,哪里见得别人比她强?
心里也暗暗叹了口气。
顾玥为了缓解姜臻的尴尬,忙拉着那姿色出众的姑娘,对姜臻说道:“妹妹,这位是我母家表妹,苏映雪。”
原来,这苏映雪是二房黄夫人胞妹的亲女儿,是嫡亲的姨甥女。
黄氏胞妹远嫁朔州,生活艰苦,偏女儿又长得如花似玉,不忍女儿跟着自己受苦,因此常将女儿苏映雪送到胞姐府上娇养。
因此,这苏映雪可谓是一半时间在朔州长大,一半时间在上京国公府长大的。
二人忙见了礼。
二人同岁,只是姜臻的生日比苏映雪大了四个月而已。
见姜臻见完礼,顾章华又说道:“阿臻,你不是给大家都带礼物了吗?”
姜臻忙对立在角落的金钏儿点了点头,对着众人柔声说道:“我初次来上京,带了些薄礼,希望老夫人别嫌弃。”
金钏儿忙将各色礼物呈了上来。
姜臻送给老夫人的就是寿字篆香:“老祖宗,这是我为您打的香篆,每晚睡前燃一点,可以改善睡眠。”
老夫人颇感意外,又连连点头:“臻丫头有心了!”
坐在一旁的顾章华则抬眼看了看姜臻,嘴角含着淡淡的笑:她这侄女还真是八面玲珑,才来几天,老夫人睡眠不好都被她打探清楚了。
那姜姝又“噗嗤”一声笑了:“这几天,就听婆子们说姐姐是打香篆的高手,姐姐可真是好手艺,凭着这绝活,以后就靠打香篆都能发家呢。”
****
晓行夜宿,半个月的行途就快画上句号了,姜臻一行人已抵达上京境内。
当晚,姜臻和两个婢女在驿站住了一宿。
天刚蒙蒙亮,就有一管家嬷嬷,拿着面国公府的令牌找到了姜臻。
原来叔母派遣了另一马车来接应她。
当她看到面前的马车时,心里又是一阵触动。
马车线条雅致,自然是豪华的,四面皆由那精美的蜀缎布料所妆裹,这倒罢了,窗马车的围帘居然是用淡蓝色的云缎制作而成,那云缎一尺难求,就连滇地的太守夫人想要都要不到。
那云缎只用来供奉给宫里的贵人和上等的勋贵,她也是小时候随着母亲陈氏去外祖家探亲时,曾有幸见过。
外祖家地处江南,当地民生富庶,云缎便产自那里。
那儿水路四通八达,表哥陈景然入了当地的船舶司,虽只是个小小的水军,但掌管着当地的商船运往。她小时候去船舶司找表哥,刚好碰到了水军正小心翼翼地搬运云缎,这才认识了云缎。
至今想起来,云缎那丝滑的触感叫人爱不释手。
姜臻心内叹了一口气,这上京的高门世家的富贵,当真令人难以想象。
民间一尺难求的云缎,在国公府便随随便便用来做成了马车上的围帘。
但也只是感叹了一下而已,姜臻便从善如流地在金钏儿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很快,马儿的麟麟之声传来,迎着熹微晨光,往城内而去。
约莫行了一个时辰,冷清的官道上才出现了三三两两的人,再往前走,官道两边的路上愈加热闹了。
不少乡农在路边摆摊卖货,叫卖声此起彼伏。
姜臻挑起一角帘子,往前方眺望,果然,巍峨的城墙高耸在晨曦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看起来雄壮辉煌。
当真是不睹皇城壮,不知天子尊。
金钏儿和含珠儿亦是兴奋不已,滇地是一种水乡温柔的美,这上京却是说不尽的富贵风流。
马车终于驶入了城墙内。近十丈宽的大道两旁,林立着各色酒坊、布坊、香料坊、茶舍酒楼也是到处可见,当真是富贵迷人眼。
主仆三人正看得津津有味,忽的,马儿受惊凌空扬起了两只前蹄,并发出了一阵长长的嘶鸣,幸好马夫技术纯熟,紧急之下勒住了缰绳,制住了马儿的野性。
但姜臻三人多少受了惊,正要开口问询,一阵娇叱之声传来:
“姜姝,你给我下车!元宵节上是你故意弄脏了我的衣裙的吧,你这个心思恶毒的女子,你今天不给我个解释,你甭想回家!”
姜臻一愣,原来有人隔着马车寻衅。只是,姜姝?
出发前听爹说过,叔母和离前和小叔有一个女儿,名叫姜姝,比她小两岁。
和离后叔母带着襁褓中的姜姝回了娘家镇国公府。
但她实在没想到,还没进府,就碰上了这档子事。
随行的管家嬷嬷连忙从后面的马车疾步而来,心里暗自叫苦不迭。
这容娘子是平西侯府的姑娘容萱,是个炮仗性子,凡事直来直往,和姜姝是水火不相容。
陪着笑脸道:“容娘子,车里并不是我家姑娘,而是我家夫人的侄女,今日刚从滇地到上京。”
容萱不依不饶道:“你这老妇休想诳我,上京谁人不知这辆招摇的马车是姜姝的?怎么?有胆捉弄我,没胆跟我对峙!”
说完,就要冲上去掀开马车的帘毡。
那管家李嬷嬷忙挡住,挤着笑容道:“容娘子,使不得,使不得,里面坐着的真是我家夫人的侄女。”
此处是上京锦绣堆里的繁盛之处,往来人流如织,此番争执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观看。
大家指指点点,交头接耳,高门贵女之间的恩怨有时候比戏本子还精彩。
不远处的茶舍二楼里间,坐着三位公子。
一位公子长身玉立,倚靠在栏杆上,手里摩挲着一柄弯弓,玉白的面容上满是兴奋,对着茶桌旁一肤色古铜、浓眉亮目的男子说道:“今日这一场骑射,当真是过瘾,俊辉,改日你教教我如何射中高速移动的目标。”
说话的男子,是国公府三房的嫡子顾珽。
古铜肤色的男子正要作答,坐他对面的国公府二房嫡子顾珣微微皱了下眉头,“俊辉是禁宫侍卫长,事务繁忙,此番能得他指点已是不易,休要纠缠。”
顾珽听完二哥的话,脑袋耷拉着下来,闷声应了。
容俊辉笑道:“顾二言重了,不过说到骑射功夫,谁又能比得过贵府的顾将军呢,顾三想学骑射,又何必舍近求远?”
这容俊辉也是前几年的武状元,如今平西侯府的容二爷,现任禁宫侍卫长一职,他口中的顾将军,是国公府的世子顾珩,现任羽林卫大将军一职,也是他的顶头上司。
“可大哥一天忙得人影都不见…”顾珽正要说什么,忽然楼下传来一阵吵嚷声。
顾二也皱了皱眉头,是哪家的女子在大街上如此喧哗?
容俊辉却是脸色微变,这声音…不是容萱又是谁?
三人纷纷探出头去,看见那辆万分招摇的马车,又看见了容萱,三人面面相觑。
仔细凝听了会,容俊辉脸上有些尴尬:“舍妹和贵府姜姑娘怕是又起矛盾了。”
顾三直白道:“表妹也被姑母宠坏了。”
三人细细看了会,敢情车里的女子不是姜姝?
“这车里既不是姜姑娘,那就是贵府的娇客了,要不要下去劝阻一二?”
这马车一看就是女眷用的。
顾珽说道:“今日在府里听闻,姑母的侄女今日到京。”
顾二轻笑:“客倒是真的,娇不娇就不知道了。”
还要说什么,只见马车的毡帘慢慢掀起,伸出了一只珠玉白腕,指腕间一只造型精致的金指链,衬得她的玉手更是白腻腻,让人挪不开眼。
如此被堵在大街上,不出来澄清怕是不能了,于是姜臻被两个婢女掺着下了马车。
这一露面,便叫那容萱和路人屏息了一瞬,随即议论开来。
就连茶舍楼上见多识广的三位公子,也沉默了几吸,顾珽的耳根子都有些泛红:“这位想必就是姑母的侄女了。”
顾珣端起几上的茶,喝了两口,喉咙滚了滚:“嗯,既如此,一起下去吧。”
只见姜臻挽起衣袖,坐在桌案前。
听闻菡萏院的表小姐要打香篆,那守院的丫鬟婆子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围上来看热闹。
时人虽然爱香,但会打香篆的人可不多,会打香篆的贵女更是不多。
因为打香篆是个技术活,香填的不能太实,也不能太松。尤其是把填好的香模倒扣时更要眼明手快,稍有半分犹豫,那么打出来的香篆要么糊成一团,要么缺胳膊少腿。
姜臻从字模盒中拿出了一个“福”字,旁的丫鬟们窃窃私语:“这字复杂,很是难打。”
姜臻冲着自己的两个丫鬟眨眨眼,老神在在的执起香勺,舀了一勺香粉填在字模中,边填边用香铲子轻压,直至填平,又用香铲的手柄在香篆的边缘轻敲,之后,旁边多余的香粉被姜臻用香扫把轻轻扫到了一边。
倒扣香模的时候到了,姜臻深吸一口气,只见她纤细的皓腕灵巧一翻,以极快的速度将香模往一旁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的盘炉上一扣。
众丫鬟和婆子们哪怕不错眼地盯着,也没看清这新来的表姑娘是用怎样的速度倒扣香模的。
整个过程堪称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等到大家反应过来,一个“福”字便完完整整的出现在盘炉中,清晰可辨,线条完整。
大家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只金钏儿和含珠儿见怪不怪,但神情中却透露着骄傲。
自家的姑娘,本事就大着呢。
姜臻笑着在含珠儿端来的银盆里浣了浣手,嘱咐丫头把打好的篆模收好,便掀帘子进屋休息去了。
在菡萏院里呆了不过两三日,这日的早晨,锦绣居便派了一个婆子来叫姜臻,说是老太君昨晚从护国寺归家了,早膳用过后,姑奶奶带她去拜见老太君。
姜臻掀开帷帐,笑盈盈地应了,又看了眼金钏儿。
金钏儿抓出一把碎银子,往那婆子手里塞,一边塞一边往外走:“嫲嫲辛苦啦,这点银子您就拿去打点酒喝……”
姜臻抿嘴笑了笑,“含珠儿,替我装扮吧。”
含珠儿的手很巧,本想卯足了劲好好装扮下小姐,定要让她在国公府众人前惊艳亮相。
哪知姜臻说道:“不要太隆重了,简单闲在些反倒显得大方得体,过于隆重反倒刻意了。”
小姐一向很有自己的想法,含珠儿应了下来。
半晌后,姜臻很满意镜中的自己。
她的容貌一向不得长辈们的喜爱,打扮低调得体反倒能赢得那些太太夫人们的喜爱。
顾琼也是很满意姜臻的装扮,点了点头,便携着她往老夫人的慈安堂方向而去。
一路穿花拂柳,走过月洞门,又行过桥廊,约莫一刻钟,便到了慈安堂。
门口有一俏丽的大丫鬟守着,看着顾章华走过来,忙堆起笑脸,掀开卷帘,“姑奶奶总算来了,老祖宗这几天还总念叨着你呢。”
顾章华对着大丫鬟笑道:“我带我侄女来拜见老夫人。”
那丫鬟名叫青烟,闻言后看了眼姜臻,忙敛起眉眼,耐不住似的,又抬眼偷瞄了一下。
因老祖宗刚从护国寺礼佛回来,众女眷一大早也都到了,陪着老夫人唠嗑闲聊。
老夫人年龄大了,最喜热闹,看到儿孙绕膝,比什么都开心。
听到丫鬟报女儿顾章华来了,老夫人忙让人快请。
“华儿,最近怎么瘦了点?”老夫人忙拉着顾章华的手,怜惜道。
老夫人穿着一件上京城里时兴的五谷丰登的袍子,头上带着一条绛红色的抹额,中间镶嵌着拇指大小的宝石,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脸上笑意盈盈,看起来既慈祥又和蔼。
顾章华是她唯一的女儿,当年下嫁给籍籍无名的姜姓人家,不过两年就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和离归家。老夫人对这个女儿一向疼爱有加,加上那样的过往,对这个女儿的怜惜之心更甚了,连带着对顾章华唯一的女儿姜姝也是疼到了骨子里,吃穿用度和府里正经的姑娘一样,没有差的一说。
“祖母偏心,我一大早就来看您老人家,也没听您关心一声,可见祖母喜欢娘亲不喜欢我。”一道娇俏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正是姜姝,她一大早便过来找老夫人了。
老夫人嗔道:“你这丫头,就会拿我寻乐子,连你娘的醋你也要吃。”
众人闻言,也都跟着笑了,姜姝也面有得意之色。
按理,她是府里的表姑娘,可如今谁敢把她当表姑娘看,她就是府里名副其实的主子小姐。
这样想着,她不禁瞟了瞟坐在一边的二房嫡女顾玥,见她面色无波,嘴角噙着淡淡地笑,不禁感到有些索然无味。
坐在下首喝着茶的二房黄夫人,听到她那大姑子母女俩和老夫人的打趣互动,不禁垂下了眼。
她这个大姑子,平日里就好玩,身上常带着酒气,整日里高髻华服,妆容美艳,她一向不喜。
她也是出身名门,父亲是当代的大儒,一向恪守礼规,因此和顾章华性情就不相投,平日里很少凑到一起。
顾章华挨着老夫人坐着,搀着她的手笑道:“母亲,我今天带了我那姜家侄女来拜见您。”
众人在看见顾章华走进正堂时,就瞧见了她后面跟着的少女,此刻听她这么一说,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姜臻的身上。
眼前的少女长得极美,明明是很素净的装扮,但她姿容绝艳,色若芙蕖,腰腹纤妙,眉眼若春山秋水,整个人像春日枝头的花一般熠熠发光。
但见她盈盈屈膝拜见众人,就连姿态也是极其到位的。
老夫人旁边立着的丫鬟立刻拿了个蒲团放在地上,姜臻莲步轻移,忙就着蒲团向正堂中间短榻上坐着的老夫人跪拜:“姜臻给老祖宗请安。”
刚抬头,丫头又递过来一只京瓷的莲花盏,里头盛着茶水。
姜臻站起来,将莲花盏捏在指尖,颔首递给老夫人。
老夫人忙说了几声“好”,端过来抿了几口。
姜臻接过,将茶盏慢慢放在天青的荷叶托盘上,当真是一点声响都没有。
在坐的女眷个个内心惊诧。
要知道,上京的贵女们都要学习烹茶奉茶的礼仪,如何将茶盏悄声无息地放在托盘上是需要反复学习的。
而这来自滇地的一个小小的商户女,奉茶的功夫当真是不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