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文静陈同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由网络作家“竹里飘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文静陈同是都市小说《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竹里飘雪”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想,思想觉悟是挺高。今天还真是给你赶上了,运气好。”陈同坐在椅子上,听到这话,抬头看着李山,道:“李经理的意思......”“市里下来人了,是水产经销社的,刚好今天到了咱们淮阴水产经销社。”李山翘着二郎腿,道:“最近省里有红头文件出台,说全省城大力发展水产和农业。这不,文件一出来,立马上了日报。全省人民都响应号召,表示大力支持。现在买鱼买黄鳝泥鳅的人......
《优质全文重回八零:带全家登上世界之巅》精彩片段
二话不说,先给烟。
这李山脸上顿时就笑开了花。
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啊。
“李经理好,我是清河村来的,您叫我小陈就行。”
陈同姿态放的很低,满足李经理高高在上的心态。
这一套行云流水,熟悉的不行。
李山就更满意了,看着陈同也顺眼了两分。
他看着递过来的大前门。
“都是为人民服务,客气什么?小陈是吧?什么事情啊?”李山毫无痕迹的接过陈同递过来的大前门。
“坐下说。”
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陈同笑着说道:“是这样的,李经理,这段时间开春,清河村家家户户都在插秧苗,可谁知田里泥鳅黄鳝太多,一脚踩下去,没有三也有两。村民们担心泥鳅黄鳝啃坏了秧苗,所以就自发的抓黄鳝泥鳅,这一天下来足足有几百斤呢。这泥鳅黄鳝都是大补之物,扔掉了怪可惜的!”
“我知道李经理为人民着想,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属实这几百斤的黄鳝泥鳅,太多了。所以托我来县城水产经销社这里看看,能不能黄鳝泥鳅收一收?的的确确是帮助老百姓了,我们清河村都会记得您的好,知道你李经理是一个大善人。”
这马匹拍的。
李山差点飘了。
他拿出陈同刚刚送的大前门。
抽出了一根烟,点燃。
猛的抽了一口,心满意足的看了一眼陈同。
陈同心中一喜,知道这事情十有八九是成了。
这李山,眉头都不皱一下。
他弹了弹手中的烟灰,道:“你这小子,能为村民着想,思想觉悟是挺高。今天还真是给你赶上了,运气好。”
陈同坐在椅子上,听到这话,抬头看着李山,道:“李经理的意思......”
“市里下来人了,是水产经销社的,刚好今天到了咱们淮阴水产经销社。”
李山翘着二郎腿,道:“最近省里有红头文件出台,说全省城大力发展水产和农业。这不,文件一出来,立马上了日报。全省人民都响应号召,表示大力支持。现在买鱼买黄鳝泥鳅的人多了不少,市里和省里的供销社供不应求。昨天下达文件给我们,今天就有专门的人过来谈指标了。”
陈同大喜,眼睛一亮。
这是一个好方向啊,跟着国家政府走,绝对不会错。
“这,李经理这么一说,果然是运气啊,太感谢李经理了!”
李山抽着大前门,从椅子上起身。
“跟我来吧,市里的人正在开会,你要是胆子大,明白吧?”李山暗示了一下陈同。
陈同连忙点头,道:“明白,明白。”
陈同跟在李山身后,两人来到了一间白墙绿门的会议室门口。
李山敲了敲门。
然后推门进去。
正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几个端正的大字。
“农业渔业一起抓!”
会议室里坐着几个人,手里还拿着纸张,旁边就是算盘,这会打的噼里啪啦响。
陈同扫了几人一眼。
这派头,可不小。
一身精品的的确良布料做的衣服,头发抹了油,齐刷刷的向后,脚上穿着的是真牛皮鞋。
这一身行头下来,不少钱了。
省城有文件下来,重视农业渔业。
这个时候,就属于水产供销社最吃香,借着东风狠狠的捞一笔。
哪个职位都会富得流油。
几人听见了声音抬头。
纷纷起身。
“黄经理,您来了。”
“孙同志。”
李山走过去,握住了男子的手,道:“你们从市里赶过来,因为指标这个事情弄的焦头烂额,我作为淮阴县城水产经理,自然要想尽方法来帮你们达成指标。”
那可是人家的地盘,你一个外村的能讨到好?
被打伤了。
他爹陈文才也怒极攻心,直挺挺的倒在了现场。
现在,两人都在医院呢。
陈文才刚醒两天!
不过,还好二哥伤的不重。
人家的目的是在于钱。
没有下死手。
陈同如遭雷劈。
家里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他竟然不知道。
事情发生在隔壁村。
虽说是邻村,都是要走山路的,一般没人串门。
整个清河村都没人知道。
陈同脑袋发晕。
事情就发生在半个月之前。
那个时候。
他还是个混小子。
可以想象,他爹陈文才对自己是多么的失望,醒来之后依旧没有告诉他。
陈同心里万般悔恨,非常的愧疚。
恨不得狠狠的给自己两巴掌。
他蓦然想起。
上辈子,杨文静和肚子里的孩子离世之后,家里跟他断了来往。
他生意做大了,在省城有了安身之处。
回到清河村想要接爹妈一起住。
结果才发现。
陈文才行动迟缓,说话都不利索了,嘴角还时不时的流下口水。
看见自己回来了,他靠在黄土墙角边,抽着旱烟,一言不发。
陈同记得。
自他回来看过他爹陈文才,没过几年。
就死了。
五十几岁左右的庄稼汉,身体原本应该依旧硬朗。
再过几年六十岁,就可以享福了。
可是,还没有来得及享他的清福,还没有子孙满堂围绕在身边。
一口一口叫着爷爷的时候,就死了。
陈同的脸色煞白。
白的可怕,没有一点血色。
他的脑袋里天旋地转,耳朵嗡嗡作响。
以至于,杨文静在他的耳边说着什么,他都没有听清楚。
良久。
陈同才起身。
他简直就是连畜生都不如。
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都没有人告诉他。
是啊,告诉他又有什么用。
自己的老婆饭都没得吃,除了伸手要钱,自己潇洒,能帮上一点的忙?
陈同留下了猪肉给嫂子李红。
回家的路上,浑浑噩噩的。
脑袋发懵,乱哄哄的。
这一次。
杨文静主动拉着陈同的手。
却感觉陈同的手冰凉。
晚风混杂着些许凉意拨动两人的头发,月光洒落在两人的肩头,拉长了身影。
她知道。
此刻。
陈同的内心一定无比的煎熬。
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
家里没有了耕牛。
而那头耕牛.......
是被陈同卖了的。
杨文静握紧了陈同的手,想让他感受到温暖。
“你不用自责,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治好爹的身体。”
“你现在,已经可以帮上忙了啊。”
杨文静想了想,拉住了陈同。
然后。
轻轻的抱住了他,一只手,在他的后背上轻轻的拍着。
“你一天能赚几百块呢呀,这个家会因为你变得越来越好。”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县城,把黄鳝泥鳅卖了,手里的钱会更多。”
“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杨文静的下巴刚好垫在了陈同并不宽厚的肩膀上,在他耳边轻声的安慰。
忽然。
陈同抱紧了杨文静。
杨文静的一番话语,点醒了他。
脑子瞬间通透清明了。
是啊!
往事如烟,一味的计较和悔恨,那带来的伤害只会更多。
有些事情,是在上辈子发生了。
这辈子,一切都来得及。
他要做的,就是弥补上辈子的遗憾和亏欠。
让那些事情不再发生。
重生回来,连上天都站在了他这一边,不就是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么?
而他要做的。
就是。
李红以为自己听错了,瞪大了眼睛。
她看了看陈同,没变啊!
长相没变,个子没变,甚至穿的衣服也没变啊!
上面有好几个补丁,还是她一针一线缝的。
“你是说,你是说来送猪肉?”李红惊疑道。
陈同点点头,看着李红。
“你看!”
因为猪肉是放在篮子最下面的,陈同不想让村民看到,将辣椒和木耳菌子都放在了上面。
他拨开了辣椒和菌子,白花花,油亮亮的猪肉露了出来。
陈江河盯着篮子里的猪肉,眼睛都直了。
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已经记不得多长时间没有肉吃了,别说肉,鸡蛋也只是一个月吃两个。
小孩子,看到了猪肉,就走不动道了。
“妈......妈,真的是猪肉!”
陈江河小声的说道,拉着李红的衣袖,晃了几下。
他七岁了,不小了。
自然听得懂他们之间的对话。
“嫂子,您就拿着吧。”
陈同看着发怔的李红,径直的走进了院子里,放在了院子里的凳子上。
然后,他招了招手,对着小江河说道:“江河,去把你家的盆拿来,装猪肉。”
小江河虽然平日是怕陈同,可是这次,脑海里只剩下猪肉。
他从李红手里拿过钥匙,开了屋门。
李红现在脑瓜子还在嗡嗡响,反应慢了半拍。
直到小江河将鸡蛋,猪肉,辣椒这些东西放进了盆里,才反应过来。
“别,别拿!”
可是,江河已经将满满一盆的食物端进了屋子里。
“爹妈呢?都去忙了吗?”陈同问道。
“嗯?嗯,忙了,忙了。”李红表情有点不自然,随口应着。
“我去给你们俩倒杯水。”
李红像是犯了错的孩子,逃也似的进了屋子里。
陈同和杨文静对视一眼,前者无奈一笑。
主要是他之前的名声太差了。
李红表现出这样,不足为奇。
端了两碗开水出来,李红神色缓和了不少,放在了院子里的凳子上。
“嫂子,这肉和辣椒炒的吃很像,鸡蛋可以和木耳炒,小江河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要舍不得。”陈同道:“爹妈啥时候回来啊?”
李红刚缓和的脸又不自然起来,道:“都,都出去忙了,可能要晚点才回来。”
陈同又和李红聊了一会儿,然后带着杨文静离开了。
离去之前,陈同看了一眼另一个屋子的房门,是锁上的。
“嫂子,你不用送了,今晚给小江河做点好吃的。”
陈同对着李红摆手。
陈同走后,李红看着桌子上盆里的肉和鸡蛋发愁。
责怪的看了一眼小江河。
这东西能拿吗?
她敢拿吗?
因为她不知道陈同这肉和蛋是怎么来的。
偷的?
抢的?
骗的?
李红一声长叹,这肉啊,不好处理啊。
“妈,妈,我想吃肉......”
......
另一边,陈同回到家也没有闲着,直奔村头的水稻田。
现在天黑还有一会儿。
他没有下地干活,现在自己的家一亩三分地还干着呢。
他蹲在田埂上,看着水田。
一层水,踩下去,泥巴到了小腿肚,水里面最多的就是小鲫鱼蚂蟥之类的生物。
尤其是靠近两边的田埂上,大洞小洞不少,都是泥鳅和黄鳝钻的洞。
陈同的心思就是放在了这里。
黄鳝泥鳅野生鱼。
他又想起来,村尾的小溪靠后山那块,说不定还有甲鱼。
至于野味,也是一条门路,但是野味这条路不好走。
他看着脚下田埂上的一个小洞,伸出食指扣了扣。
唧唧作响。
不过几十秒钟,一根手指粗的黄鳝就出现了在手里。用手掂量一下,四五两呢。
陈同乐了,将手中的黄鳝扔到了水田地,道:“去,把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叫来,你陈大爷要赚钱了!”
......
第二天一早,陈同喝了一碗粥,吃了个鸡蛋。
就去了县城。
这是一家主打鳝鱼面的面馆,也有杂鱼面等种类还算齐全的面。
其实按照前世的时间来说,这个时候的他已经离开了清河村,开始贩卖东西创业。
所以他记得清楚,县城有一家黄鳝面馆,刚开不久。
老板是外地人,媳妇是本地县城里的人。
他来吃过不少次黄鳝面,口味那叫一个绝。
由于刚开张不久,生意火爆,因此鳝鱼泥鳅和小杂鱼都准备的不充足。
但是,面好吃,量够足。
留下了一批又一批食客,泥鳅黄鳝杂鱼的缺口越来越大。
他们每天只能去水产市场进货,根本不够。
“吃面啊!”
看到陈同来到面馆里,老板娘大声的招呼。
人很多,外面的也摆了不少桌子,桌桌爆满。
鳝鱼的混合着干辣椒的浓香,浓油大火爆炒,鲜美无比。
“来一碗黄鳝面,额外放点小杂鱼。”
既然来谈事,那就得先吃上一碗不是吗。
夫妻两人忙的热火朝天,男的炒菜,手中的锅上下翻飞,白色的烟雾滚滚。
女人负责上面收钱,得闲的时候就搭把手。
黄鳝面上来,喷香四溢,浓烈的香味刺激人的食欲。
上面放了一些小杂鱼,肠子都清理了干净,用面裹上,放在油锅里炸的酥脆,连鱼骨也可以吃,脆脆的。
陈同吃了一口面,面条韧性十足,又喝了一口汤,十分的鲜美。
“好吃!”
真的只有这两个字评价。
吃完面,陈同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一旁坐着。
直到上午十点多,人流量才少了下来。
老板拿起毛巾擦了擦头上的汗,喝一碗热水,坐下来歇息。
看到了陈同,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道:“老弟,这面还行?”
陈同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鲜!”
“香!”
老板笑的前仰后合。
“老哥,今天来除了吃面,还有一件事情。”
陈同笑着说道:“黄鳝泥鳅小杂鱼要吗?”
老板眼睛一亮,这不是缺什么来什么吗!
可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要!小伙子你有多少?”
陈同微微一笑,道:“要多少,有多少!”然后又不忘加上一句,道:“全部都是野生的,河里田里抓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