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魏奴杀》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小五许桓,《魏奴杀》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小五混迹魏国军营数载,无人知晓她的女儿身,直到沦为燕军俘虏,被带到燕国公子许桓面前。初时,许桓说她名字低贱,只叫她“魏俘”。她讨好道,“公子觉得不好听,便为小五赐个名字罢。”他轻笑一声,“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不必有名字。”为了活命,她又建议,“公子带我回燕国罢,我很会侍奉人。”他的话刻薄低冷,“燕宫宫人婢子众多,不缺你一个。”后来她一心想回魏国,许桓却将她困在燕宫,不许她走了。宫门嵯峨,殿高百丈。他宽衣上榻,欺身迫来,“小五,你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主角:小五许桓 更新:2024-03-24 11:37: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小五许桓的现代都市小说《魏奴杀全集小说》,由网络作家“探花大人”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魏奴杀》这部小说的主角是小五许桓,《魏奴杀》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小五混迹魏国军营数载,无人知晓她的女儿身,直到沦为燕军俘虏,被带到燕国公子许桓面前。初时,许桓说她名字低贱,只叫她“魏俘”。她讨好道,“公子觉得不好听,便为小五赐个名字罢。”他轻笑一声,“你在我眼里如同死物,不必有名字。”为了活命,她又建议,“公子带我回燕国罢,我很会侍奉人。”他的话刻薄低冷,“燕宫宫人婢子众多,不缺你一个。”后来她一心想回魏国,许桓却将她困在燕宫,不许她走了。宫门嵯峨,殿高百丈。他宽衣上榻,欺身迫来,“小五,你刻在了我的骨子里。”...
再细看去,那人一身玄色常服负手端然立着,肩头一只白鹤展翅欲飞,分明一副鹤骨松姿的模样,但那周身公子华胄的气度已令人望而却步。
他需感谢这亭亭如盖的古桃,千头万朵的红粉衬得他稍稍柔和,使他看起来虽贵气逼人,但到底不再那么凉薄锋锐。
只可惜生生折煞了西林苑的好风景。
小五确定适才说许桓“不好”的时候,他必就立在身后。心里忐忑不安,便只是低着头。
“哥哥!”
偏偏许蘩起了身亲昵笑道,“小五说大表哥是世间最好的人,阿蘩想知道大表哥到底有没有哥哥好。”
“可笑。”那人轻嗤了一声,仿佛当真听到多么可笑的事一般,继而说道,“待灭了魏国,叫人把沈宴初绑来给你做驸马,可好?”
小五蓦然抬头,没想到许桓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见燕国虽退军百里,但到底还是存着攻灭魏国的心思。
她一时失了神,忖道大表哥将来亦是魏国君王,怎么能屈尊做燕国的驸马。
麋鹿不知人间苦恼,兀自低着头闲闲地吃草,偶有猎犬吠叫,引得青狼低嚎。怀里的小犬便受了惊,那圆滚滚的脑袋左探右探,四蹄亦开始拼力刨蹬起来,大抵是害了怕,想要去寻它的主人。
好似听见许蘩赧然回了一句,“阿蘩要九卿哥哥做驸马。”
小五便想,若是如此最好。
许蘩嫁了陆九卿,便不必去嫁大表哥。
她原想抱好雪狼,一只手却伸了过来。
那只手修长干净,骨节根根分明,看着十分赏心悦目,然而就是那么赏心悦目的手却一把薅住了雪狼颈上的皮毛,将它从小五怀里薅了出来,片刻信手丢给了许蘩。
毫不温柔。
大抵是被他抓得疼了,雪狼委屈得“嗷呜”一声叫,钻进许蘩怀里蜷成一团,吱吱呜呜发着抖。
许蘩跺脚,娇嗔一声,“哥哥轻点儿!”
那人睨了许蘩一眼,朝裴孝廉命道,“送公主回宫。”
小五这才看见裴孝廉正抱着剑远远立在一旁。裴孝廉是许桓的护卫将军,原本便是要跟着他的,因而出现在西林苑也并不奇怪。
那人闻声提步走来,“公主请罢。”
许蘩抱着雪狼一步一回头,见小五亦是眼巴巴瞧她,便叮嘱道,“哥哥可不许欺负小五。”
那人淡淡不理,瞥了一眼小五,命道,“跟来。”
虽是平静地说话,语气却是明显的疏离。
言罢转身往回走去,小五不敢耽搁,赶紧跟了上去。
一路从西林苑路过听雪台,又从听雪台经过水榭,那人双腿修长,步子又大,走起来脚下生风一般,小五身子不好,跟起来便尤为费力。
往往走不到十步便被他甩开一大截,胸喘肤汗,疲乏不堪,血腥气仿佛要沿着五脏六腑从喉腔中溢出来,只得用力按住胸口才堪堪好受一些。
好在那人竟还愿意慢下来等上一等,还算良知未泯。
走走停停的,又穿过两重庭院,到茶室时已不知过去多久。
小五喘息不定,多亏那人也没有什么别的吩咐。只是径自坐于案前批阅案牍,她便在只在一旁立着。
心知背后说他坏话被听了个一清二楚,待歇息了过来,便有意去讨好他。
“公子饿不饿,奴给公子做羹汤。”
“公子渴不渴,奴给公子煮茶喝。”
“公子冷不冷,奴去生炉子罢!”
“奴给公子研墨罢......”
“公子累不累,奴给公子捶捶背罢!”
那人沉得住气,惜字如金。
不但不理会她,甚至连眼皮都不曾掀起。
小五知道自己惯是不讨人喜欢,如今又言行轻率不恭,必是惹得那人生了气,便闭紧了嘴巴不再说话。
口干舌燥了多时,却也只是垂手拱袖,恭敬谨慎地立着。
又不知过去了多久,该喝药的时候没有喝药,该饮水的时候没有饮水,该用饭的时候也没有用饭,腹内早已气血翻涌,头重脚轻,早就站不住了。
其间陆九卿前来议事,说起蓟城如今不太平,先前一直避于府中养病的王叔如今又开门迎客了,除了府中三千门客,另有公子许牧亦是与之私交甚密。
也说起燕庄王如今身子不大好,似是又犯了陈年咳疾,总要多加留意宫里的动静。
说到那魏国探马已被斩首的时候,小五几不可察地叹了一声。既为那魏国探马叹惋,内里又有一丝侥幸。
她想,在燕人面前,魏人的命是最不值钱的,魏国的战俘密探更是如烂泥一样被践踏碾踩。
因了许桓的缘故,她在燕军刀下活了下来,至今也没有死。
若是这样想,那许桓待她还不算太坏。
活着便有退路。
只要活着,终有一日就能再见到大表哥。
陆九卿要走时,见她脸色苍白,倒是提了一句,“姑娘脸色很差,想来是从辕门摔下后未能痊愈的缘故。”
许桓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并没说什么话,陆九卿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也走了。
小五兀自立着也不知多久,只觉得又过了好长时间,见许桓丝毫没有放她走的意思,实在撑不住了,便小心翼翼求他,“公子,奴头疼。”
那人头也不抬,“忍着。”
她低心下意的,“公子,奴该饮药了。”
那人出口刻薄,“少饮一顿死不了。”
小五再没了办法。
她记得从前在魏军大营,身子虽好,但亦有头疼脑热的时候。但若有这样的时候,必是大表哥倾心照看。
大表哥那样的人呀,他是有匪君子,如圭如璧,亦是松柏之茂,经久不衰。她在大表哥面前从不会受一丁点儿的委屈,因而她才说,这世上再没有比大表哥更好的人了。
许蘩也许还不信,她觉得自己的哥哥才是最好的,但单从这一点来看,许桓就远远比不上大表哥。
她昏昏沉沉的,再不敢开口自讨没趣。
忽听许桓问,“他那么好,怎么不来要你?”
小五怔了一下,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儿来,原来他果真因了她与许蘩在背后说他不如大表哥而生气。
小五神思清明,“大表哥若知道小五在这里,一定会来。”
那人笑笑,唇边扬着几分讥讽,“他怎会不知道你在这里?你是沈淑人卖的。”
小五垂着头,暗暗咬唇,争辩道,“他不知道。”
那人轻笑了一声,“什么时候你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呢!”
小五一向隐忍,但若牵扯到大表哥,便定要去驳他,“大表哥才不会卖我!”
那人忽然便翻脸动了怒,手中的书简重重地往案上一摔,厉声斥道,“那你便站稳了!”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的确如此。
小五垂下眸子,自进了兰台,许桓一次也没有命她举炊。
她想起当时许桓留下她的原因,不外是她能做点不一样的东西。但她做的吃食哪里比得上兰台的珍馐美膳,确如槿娘所说,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
她弃了苜蓿,不再说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好似也没有什么不同。
虽不见许桓,许蘩倒是常带着雪狼来,来了便与小五一起饮茶叙话。
小五闲时便想,燕国民风彪悍,便是金枝玉叶般的公主所养宠物也与魏人不同。
小五从前在大梁时偶尔听关氏与沈母说话,说他们魏国的夫人公主喜欢养猫,猫比犬要温驯许多,一时大梁养猫之风甚盛。
由此可见,魏国多年不敌燕国,到底是不如燕人凶悍。但魏国上百年都不曾灭国,甚至是如今北方诸国中唯一能与燕国势均力敌的,这也恰恰说明了魏人坚韧的品性是深深烙在骨子里的。
再见到许桓的时候,是在清明那日了。
魏国每至清明有插柳放鸢的习俗,民间有句谚语说是“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因而清明这日,魏人无论男女老少皆于髻上插柳,还要在郊外放飞纸鸢宴饮行乐,就连宫里人也不例外。
小五是魏人,即便如今身在燕国,也不想将来变成黄狗,便请槿娘帮她寻来竹篾和绢布。
槿娘听而不闻,她说燕人从不放什么纸鸢,他们只会策马去草原行猎,要不就下海去五洋捉鳖。还翻了个白眼,“要不说呢,燕人骁勇善战,哪里是只知寻欢作乐的魏人能敌的。”
槿娘是什么事都能拿来拉踩魏国的。
槿娘认为魏人只知寻欢作乐,小五却认为燕人是教化未开。
怎么不是教化未开,燕人身居北蛮之地,吃的大多是牛羊海鲜,但这里的女子竟连纸鸢都不曾放过。
不过槿娘话虽这么说,到底是寻来了竹篾和绢布,陪小五一起做起了纸鸢来。
扎牢骨架,在绢布上绘一双红鲤鱼,又以金粉描鳞,浆糊抹匀了糊于骨架,最后拴上提线,一只鲤鱼纸鸢便做成了。
她做的是金鳞赤尾黄河红鲤。
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
槿娘看不明白她的心思,初时虽然嘴硬,如今见了这一双红鲤栩栩如生十分可爱,顿时对纸鸢充满了好奇,硬是缠着小五再做一只。
小五兴致颇好,欣然问她,“姐姐想要什么花样?”
槿娘欢欢喜喜的,“我喜欢玉腰奴,你就做只玉腰奴。”
到底都是小女儿家,槿娘欢喜,小五也很欢喜,两人凑在一起,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又做出一只玉腰奴来。
槿娘特意开了柜子换上嫩绿长袍,对着铜镜好生妆扮了一番,牵着小五的手便往西林苑去。
见小五在髻上插柳,她也有样学样,一边跑一边大笑,“你瞧,我穿着嫩绿的袍子,簪着嫩绿的柳枝,又放着鹅黄色的玉腰奴,像不像魏人?”
小五也欢喜大笑,“像!姐姐很像魏人!”
是日天朗气清,金鳞赤尾红鲤与玉腰奴在兰台上空高高地荡着,引得兰台诸人竞相驻足观看。
小五已许久没有这么欢喜了。若不是郑寺人一声断喝,这一日原该十分美妙。
“胡闹!”
小五心里一凛,循声望去,那郑寺人正阴着脸远远立着,“还不速速过来!”
若没有什么事,郑寺人是不会寻到西林苑来的,想必是许桓回了兰台。因而槿娘见了郑寺人喜不自胜,匆匆扯回玉腰奴,先一步跑到了郑寺人跟前,“总管大人,公子可有传召槿娘?”
小五不敢耽搁,拽紧长绳便往回收纸鸢,越是着急那赤尾鲤鱼越是偏偏挂在了树枝上,绳子一拽,“砰”得一下竟断开了。
小五还想去捡,郑寺人却催道,“磨蹭什么!”
怕惹恼郑寺人,小五只得弃了纸鸢匆匆赶到郑寺人跟前,那郑寺人斥道,“没规矩!兰台是什么地方,容你们两个在这里撒欢!惊了公子的麋鹿,咱家可得叫你们两个吃巴掌!”
小五低垂着头,槿娘忙道,“总管大人息怒,只这一回。”
郑寺人也不再为难,只是从鼻子里哼出一口气来,“下回再有这样的事,罚你们去洗恭桶。”
“是是是,再不会了!”槿娘连声应着,又娇媚笑道,“总管大人,槿娘都备妥当了,这就能去侍奉公子......”
郑寺人却没有接她的话茬,转眼盯着小五,笑道,“公子召姚姑娘去青瓦楼,跟咱家走吧。”
槿娘脸上的笑意登时便僵在了唇边。
小五心头一跳,只得跟郑寺人走,回眸看了槿娘一眼,槿娘一身嫩绿袍子正眼巴巴地朝她们出神。
小五想,槿娘穿着那身若草色的袍子真好看呀。
就像粉色的山桃树上结满了嫩绿的青桃。
***
青瓦楼是许桓在兰台的住所,看起来古朴雅拙。
上下三层,以木楼梯相连。
一楼用来待客。
据槿娘说,向来只有陆九卿与裴孝廉这样的近臣才能进青瓦楼,若要接见重臣门客或例行宴饮,大多是在前庭的正堂。
小五是从来没有来过的。
二楼是藏书阁,积案盈箱,汗牛充栋。一张宽大的曲足长案当中置着,笔墨砚台样样俱全,大概怕走水,藏书阁里的烛台全都盖以罩子。
听闻他除了茶室,大多在此处理公事。
三楼不知是什么地方,小五跟着郑寺人走到藏书阁便停步了,郑寺人推开书阁的门,恭恭敬敬禀了一句,“公子,老奴把人带来了。”
那人正端坐案后垂眸翻阅手中的竹简。
小五见了许桓便怵,至少从前没有一次是从许桓面前笑着离开的。她上前跪了下来,毕恭毕敬道,“公子请吩咐。”
那人抬起头来,漆黑的眼眸在她身上掠过,慢条斯理道,“戴的什么东西?”
小五垂着头,“是柳枝。”
那人大概觉得兰台的婢子不该簪戴这种不入流的东西,因而眉心凝起,“你没有簪子可戴?”
小五解释道,“魏国有清明插柳的习俗,不然......”
“不然怎样?”
“不然来世就会变成黄狗。”
“可笑!”那人斥道,“扔了!”
小五忙将柳枝从髻上扯了下来,攥在手心藏于袖中。
那人粗粗打量了她一眼,眉心蹙得愈发深了起来,“成日都是这件,没有旁的衣袍可穿?”
他也许想起来自己不久前命人往听雪台赐下不少衣袍首饰。
小五浅咬着唇,“有的。”
“有为何不穿?”
小五垂眸,“那不是奴该穿的。”
那是槿娘的,槿娘说他很快便要纳她为姬妾。
那人好一会儿没有说话,半晌过去,将手中的竹简扔了过来,“认得出来罢?”
小五接过竹简,简上的小篆苍劲有力,她心口一烫,那是大表哥的笔迹,他的笔迹她再熟悉不过了。
竹简上的字不多,但仍令小五湿了眼眶。
大表哥在信简中写着,愿以一城换回小五。
小五心中狂跳,她极力在许桓面前保持平和,然后蓦地抬起头来,眉眼里的欢喜却是遮掩不住的,“是大表哥的信。”
那人亦是笑,“他愿以城换你,你可愿意回去?”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是夜大雪,落得这魏土一地清白。
一支长箭陡地划破夜空,穿过风雪呼啸而来。
胯下的马乍然哀鸣一声,登时人仰马翻,将她重重地甩了出去。
陆九卿惨呼一声,卧在地上好一会儿动弹不得。若不是地上这厚厚的雪护了她一次,她定已被摔散了骨架。
杂乱的马蹄声不断迫近,她朝来时的路看去,十余人策马追来,火把的光刺得她睁不开眼。
陆九卿凝神望去,为首的那人一身玄色绣白鹤的貂裘在风雪中恣意翻飞。
不用想便知那是沈宴初。
完了,真完了。
她胆战心摇,拼力撑起身子想要爬起来逃命,能逃多远便逃多远,但那满脸愠色的人已疾疾逼近,那高大健壮的红鬃马几乎要踏上她的身子!
陆九卿骇得面色惨白,下意识地便抬袖遮住双眸。
她知道自己定然会死,但不知竟会被马踩死。
却听马嘶鸣了一声,一双前蹄先是腾了空继而重重地落至一旁,把她身下的雪地震得连连抖动。
陆九卿顿然睁眸,见沈宴初已勒了马,拽住缰绳原地打了好几个转儿,居高临下地瞥着她,目光冷凝,片刻拔出佩剑冲着她的脑袋一剑劈来。
陆九卿惊叫一声,那佩剑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着冰冷的寒光,她认命地闭紧眸子,眼泪不争气地滚下来。
她想,陆九卿真的要死了。
那长剑杀气凛凛,力道极大,迫得她的脑袋歪向一旁。忽听“叮”地一声,长剑似与什么撞了一下,继而头上一松,一头青丝在风中散落开来。
她睁开一双婆娑泪眼,惊惶地卧在雪上,急促喘息着,一时面色惨白,浑身僵硬,动都不敢动。
熊熊的火光刺得她双目生痛,她越发止不住泪,却拼命想把泪水咽回去。
她是魏人,该有铮铮铁骨,她才不会在燕人面前求饶。
沈宴初打马绕她走了一圈,冰凉的长剑挑起她的下巴,眸光沉顿阴郁,一眼望不见底,“你要去哪儿?”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我不想死。”
他却问道,“谁要你死?”
“公子要我死。”
“你到底是什么人?”
“魏人。”
“要干什么去?”
“去找表哥。”
“通风报信?”
陆九卿想摇头,那剑却抵住了她的脖颈,因而她无法摇头,便小心道,“我表哥在魏国军营当差,说能给我谋个闲职。”
那人滚鞍下马,蹲下身来,反手拿剑鞘挑高她的下巴,冷冷地弯起唇角,“魏军还收女子?”
剑鞘冰凉,他离她极近,她能听得见他的喘息声,亦在他乌黑的瞳孔中看见自己凌乱的模样。
他当真干净,但这三分酒气却使他有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陆九卿嘴唇翕动着,却硬着头皮辩白,“我不是女子!”
是了,魏人蓄发,谁说蓄了长发便是女子。
沈宴初大概不信,因她的模样与她的话判若水火。
他伸手探向陆九卿的胸口,她浑身僵直,但没什么可担心的,她的胸前缠着数层帛布,隔着厚厚的粗布袍子,他定然验不出来。
果然,他那鹰隼般的双眸紧紧盯着她的眼睛,审视的神色在火光中晦暗不明,那只手粗略一探,却并没有探到什么。
那人眉头微蹙,问道,“心为何跳得这般快?”
陆九卿眸中水光盈盈,分明是惊魂未定,但也极力稳住心神,“怕公子杀我。”
那人竟笑了一声,眸色与火光交相辉映,“哭起来倒有几分可怜。”
也不知为何,陆九卿从这句话里料定自己暂时死不了了。
又顿了好一会儿,那人才扶膝站了起来,负手走了几步,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陆九卿不知他打算如何处置自己,一双眸子便紧紧盯住了他。
但见沈宴初翻身上了马,玄色绣白鹤的貂裘在风中荡起好看的涟漪,那人别过脸来轻飘飘命了一句,“捆了,拖回去。”
陆九卿想,他定是要两个兵卒拽着她的胳臂拖回燕军大营,她皮糙肉紧,袍子也算厚实,便是拖回去也能留得一命。她只需想办法护好自己的脑袋,便没有什么大碍。
她正在心里盘算着,顷刻便有两个兵卒上前将她的双手紧紧捆了,继而麻绳另一端系在了沈宴初的马鞍上。
她已是血色尽失,那人不过打马走了一步,登时便将她拽倒在地。
陆九卿痛呼一声,恰巧他回头俯睨着,似笑非笑的模样使那双丹凤眼看起来格外阴鸷。
陆九卿不敢求他。
他也不留半分情面,驱马便往燕军大营驰去。
想来也是,她是魏俘,不过是侍奉了他几日,做了几样他能吃得下的饭食罢了,怎有什么情面可言。
马跑得很快,陆九卿瘦削的身子在雪地里不住地颠簸,拖出一条长长的印痕来。她咬紧牙关不敢喊叫,怕风雪呛进口中再咳嗽起来,大抵便是要死在这冰天雪地里了。
她浑身是雪,脸颊与双手皆被冻得失去知觉,也不知被拖了多久,衣袍几乎被雪洇透了。她紧闭眸子拼命捱着,只觉得额头遽然一痛,旋即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
待醒来时已在沈宴初的中军大帐了,她又冷又疼,忍不住蜷着身子,企图生出一点暖意来。
额际是钻心蚀骨的痛,想抬头却又昏昏沉沉地抬不起来,颅内似有人在奋力击鼓一般,咚咚击打个不停。
她抬手伸去,大概是撞到了石头上,那处破了一大块,流下的血早已凝结。
帐内有人说话,“公子该处置了他。”
她循声望去,眼前却模模糊糊地看不真切。
好一会儿没有听见回声。
那人坚持道,“燕国的机密此人已听了不少,若真叫他逃去说给了魏将听,定然对燕国不利。”
陆九卿缓了许久,颅内的鼓声才消退了去,眼前也才逐渐清晰起来。
见主座上那人漆黑的眼眸深不见底,言语不咸不淡,清冷异常,“不过是个俘虏罢了,看好他,掀不起什么风浪。”
原先说话的那人一身将领盔甲,陆九卿认得,他是沈宴初近前的护卫将军,叫裴孝廉,此时又道,“公子定要留下,便当在其面上烙我燕军的‘囚’字大印。”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狠话既然已经吐出了口,到底是把心里的怒气发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想到既然到了兰台,以后机会多的是,也不再与些寺人置气。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那寺人才回来,依旧没什么好脸色,只朝后翻了一眼,道了一声,“还不跟咱家走!”
寺人引她们穿过几重庭院,最后在听雪台安顿下来,房中已备好了两件一模一样的衣袍,皆是凝脂色曲裾深衣,袍缘与袖口露出一截黑底红花织锦。还有一模一样的绣花丝履,一模一样的金钿花,甚至还备好了兰汤。
槿娘见了这衣袍银钿欢喜得紧,她从前虽在易水别馆长大,也不是没见过好东西,但那些东西哪能与蓟城兰台的相提并论。
这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料子,好丝履,好钿花,方才的不快一扫而光,她摸来摸去,简直爱不释手。
那寺人哂笑一声,“公子好洁,都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你们那些破烂衣裳都丢出去,别污了公子的眼。”
槿娘狗腿般连连应了,“是是是,都听内官大人的。”
那寺人拧着眉头,“没规矩,什么内官大人,咱家是这兰台的总管。”
槿娘忙轻扇了自己的嘴巴,“是是是,原来是郑总管大人,是奴有眼不识泰山,总管大人可千万要恕罪,奴原在易水时便听了总管大人的大名!”
见那郑寺人颇是得意,槿娘又腆着脸问,“如今兰台都是谁在侍奉公子?总管大人心好,提点提点我们姐妹,我们姐妹也好做个准备,将来必先好好孝敬大人。”
那郑寺人看槿娘到底是有几分姿色,亦有几分眼力,便低声笑道,“也罢,咱家便提点提点你。公子督军辛苦,今日回了兰台必是要命人侍奉的。你呀,只管做好准备。”
说完打量了两人一眼,便也转身走了。
槿娘一颗心几乎要跳出了嗓子眼,此时眉开眼笑地拉着小五道,“听见没有,总管大人要我做好准备!啧啧,我槿娘呀总算熬出头了!”
又道,“咱们公子将来可是要做君王的,你瞧,这可都是宫里出来的好东西,听说燕国最好的都在公子这里,即便是咱们做婢子的,穿得都比易水那些富贵人家的姬妾好。”
还兴奋地摊开衣袍在身上左右比量着,连连叹道,“哎呀,真好!公子若见了我穿这般好的袍子,还指不定惊艳成什么样子呢!”
还寻问起小五来,“你说是与不是?”
小五浅笑点头,“姐姐貌美,定然如此。”
“你呀,就是嘴甜!”槿娘嗔笑一声,“可惜如今是个病秧子,先前便比不得我,如今更不用说,离我是十万八千里了。”
继而眸光一闪,急忙忙脱下袍子便往兰汤钻去,还蹙起秀眉警告道,“公子今夜传召,必是我去才行,你可不要与我争。”
小五自然没有不应的。
但想起从前尚能从军,如今果真竟成了“病秧子”,病骨支离,日日七八顿的汤药饮着,连刀剑都拿不起了。
心里一时百转千回,酸涩莫名,几不可察地叹息一声,兀自解带宽衣,便进了兰汤。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蓄兰沐浴,去污避秽,是古已有之。
连赶了多日的路,早已是力困筋乏,疲累不堪,此时室内兰香充盈,水汽氤氲,泡在汤里不免舒展开来,旦一阖上眸子竟就睡了过去。
恍恍惚惚又是些兵荒马乱的梦。
梦见天地肃杀,雪重鼓寒。
梦见战马嘶鸣,刀断戟折。
梦见有人的玄鹤貂裘在风雪中翻飞,盘马,弯弓,火光中将她射在马下。
梦见被斩于天坑,梦见被拖在马下,梦见被人挑开了衣袍帛带。
一次次惊醒,一次次又卷进梦魇,依稀听见水声哗啦一响,她便从辕门重重地摔下,这才彻彻底底地清醒了过来。
槿娘已出水换好了衣袍,哼着歌谣又不知忙活什么去了。
小五再回想起方才的梦境,恍然又将这数月重过了一番,回过神来时已是一头冷汗。
槿娘还从门缝里探进个脑袋,问道,“才睡这么一会子,鬼叫什么?”
小五轻叹一声,待换好衣袍又梳洗妥当,槿娘也煎好药端了进来,一个人当镜而坐,自顾自打量着,美滋滋道,“真是人靠衣裳马靠鞍,兰台的衣裳真是称我。”
“先前在高阳公子命人打我,不过是没发现我的好处。以我这样的身段儿样貌,做兰台姬妾是迟早的事。”
那金钿花亦在她髻上比划了良久,插入左边,右边便显得空当。插入右边,左边便显得空当。左打量右打量,最后把小五的拿了去,还说什么,“等见完公子我再还你。”
“若公子当真要了我,那金钗玉饰的我还不都随你挑,是吧?”
小五自然也没有不应的。
她幼时家贫,没有金玉可簪。后来从军,更没有簪金戴玉的机会了。到如今习惯了素净,寻常不过一根木簪子或帛带便简简单单束了发。
槿娘在听雪台等得心尖儿痒痒,左等右等的就是不见有人来,小五便看着槿娘进进出出地来回踱着步子,看得她眼前发晕。
然而入了夜,来听雪台的郑寺人传召的却不是槿娘。
郑寺人笑眯眯道,“公子命姚姑娘茶室侍奉。”
槿娘一张跃跃欲试的脸顿时垮了下来,“总管大人没有叫错人?是姚姑娘,不是槿娘?”
郑寺人鼻头出气,似笑非笑起来,“怎么,公子的吩咐,咱家会叫错?”
继而转头笑道,“姚姑娘,请吧!”
小五望了槿娘一眼,她髻上一对金钿花垂下细细密密的流苏仍旧轻轻晃荡着,人怔怔地朝这边望着,却好一会儿没有回过神来。
小五便也随郑寺人出了门。
听那人道,“你是有福的,公子从不许女子近身,更不许人进茶室。”
小五不解,便问了一句,“这是为何?”
郑寺人得意笑道,“公子嫌女子污秽。”
小五一噎,便不再说话,这点她颇有体会。
初见许桓时,陆九卿就已提醒过公子是有洁癖的。
初时小五是俘虏,蓬头垢面脏得没个人样儿,便以为许桓只是嫌恶她罢了,如今看来,他的洁癖简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她虽不解人道,但总知男子必得娶妻生子才行。他若嫌弃女子污秽,那可是要孤独终老罢?
抑或,他好男风?
小说《魏奴杀》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